覆盖城区355平方公里 划分4类声环境功能区 德州市声环境“安静指南”出炉

德州新闻网讯(记者董天力通讯员闻芳)近日,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德州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调整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发布,覆盖德城区、陵城区、天衢新区共355平方公里区域(337.6平方公里核心区域、17.4平方公里河流等区域),将城市空间划分为4类声环境功能区,明确不同区域的噪声限值标准。

根据《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要求,噪声区划原则上每5年调整一次,而随着《德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实施,中心城区范围扩大,原有区划与现状的“适配性”逐渐下降。数据显示,目前中心城区声环境区划面积从2021年的322.14平方公里增至355平方公里,新《方案》是防治噪声污染、强化执法监管的“说明书”,更是保障群众生活质量的“民生单”。

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每类区域都有明确的功能定位和噪声限值,从“安静角落”到“交通干线”各有标准,为城市装上了“音量调节器”。1类区为“生活休憩核心区”,覆盖居民住宅、医院、学校、行政办公区等,比如德城区的多个居民集中片区、科教园区,执行昼间限值55分贝、夜间45分贝标准,保障日常休息与学习不受干扰。2类区为“商住混杂协调区”,以集市贸易、商业金融为主,或居住、商业、工业混杂的区域,如天衢新区的部分商圈周边,执行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标准,在商业活力与居住安静间找平衡。3类区为“工业仓储专属区”,集中了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企业,执行昼间65分贝、夜间55分贝标准,防止工业噪声向外扩散。4类区为“交通噪声防控区”,分为4a和4b类,其中4a类涵盖主干路、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轨道交通地面段等两侧区域,如德州多条城市主干道周边;4b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昼间均执行70分贝标准,夜间4a类执行55分贝标准,4b类执行60分贝标准,为交通沿线居民降噪护航。

从划分结果看,337.6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域中,1类区62.58平方公里、2类区146.6平方公里、3类区128.42平方公里,占比分别为18.54%、43.42%、38.04%,与当前城市用地现状高度匹配。

此外,4a类交通干线总长749.77公里,4b类铁路总长42.45公里。

《方案》不仅“划线定标”,更关乎每个市民的日常生活和企业的生产经营。一方面明确“噪声边界”,划分昼夜时段,另一方面,针对企业采取分类施策,标准“升则改、降不变”。对于位于区划调整区域的工业企业,《方案》给出“弹性标准”。若区域声环境类别升级(如从2类升为1类),企业需逐步整改达标;若类别降低(如从2类降为3类),则可继续执行原环评批复标准。既倒逼污染治理,又避免企业负担骤增。

同时,《方案》明确,生态环境、规划、城建、交通、公安等多部门需协同共管。通过合理规划城市布局、推广降噪技术、加强施工和交通噪声执法等措施,对工业、交通、生活、建筑施工等各类噪声“精准管控”。

随着《方案》实施,德州中心城区声环境质量将持续改善,为“宜居德州”再添“安静底色”。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