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提速提效 群众办事更省心

原标题: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第一党支部将服务窗口打造为党建主战场——提速提效 群众办事更省心

□本报记者邓静本报通讯员董娟王文学

“‘暖心登记党旗红’是中心推出的党建服务品牌。群众的急难愁盼在哪里,‘暖心登记’就服务到哪里。”7月23日,在德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第一党支部书记、综合科科长胡月琳这样阐述中心工作理念。

不动产登记是一项与民生需求息息相关的业务,中心日均线下办件量百余件,线上办件量三四百件,总办件量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居首位。面对办事群众多、业务量大的现实挑战,如何将服务压力转化为满意动力?中心将服务窗口打造为支部党建的主战场。精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以“暖心登记”为载体,让每一个窗口都成为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沿阵地。

“以前卖有贷款的房,愁借钱还贷,愁交易拖太久。现在好了,房子‘背’着贷款就可以直接过户,‘零收费’‘零风险’,咱买卖双方都踏实,这改革真是办到群众心坎里了!”7月24日,在市不动产登记中心顺利办完“带押过户”手续的市民刘明泽言语中透着轻松。

2023年,国家鼓励推行“带押过户”便民服务。响应相关要求,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创新推出二手房“带押过户双零模式”,即“公证提存零收费、全闭环资金监管零风险”。通俗说,就是公证处提供提存账户,全程“盯牢”买卖双方的所有资金流动。

“这种模式大大缩短了交易时间,且交易全程安全可见。”中心第一党支部副书记、受理审核科科长栾学成说。

聚焦痛点,中心优化服务的脚步从未停歇。曾经,不动产登记窗口排长队,如今办事群众不再有这样的烦恼。中心开展“党员干部坐窗口”活动,陪办事群众走流程,找出业务办理难点。据此推出20余项“微改革”。“一网通办”即是其一,这项改革广为群众所知。

登录德州市不动产登记“一网通办”平台,线上提交申请、缴税缴费,在规定时限内审核登记后,不动产电子证照就可以即时生成,申请人可线上查看、下载及使用。目前,已有80%不动产登记事项实现全程网办,其中高频事项100%实现。

中心第一党支部还有一支7人组成的党员先锋队,提供上门服务。居民刘女士是一位渐冻症患者,为筹集后续医疗费用,想要出售名下一套房产。在接到刘女士家属求助后,先锋队成员王军立即携带相关材料上门服务。虽然刘女士行动受限,但通过专业眼控辅助设备,双方进行了充分沟通。原本几分钟就能完成的问询单签署,最终用了一个多小时。“这次特殊的服务经历,让我深感上门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的重要性,身为党员就要扛起这沉甸甸的社会责任。”王军说。目前,这支党员先锋队共开展上门服务300余次、延时服务500余次、惠及办事群众3000余人次。

将党建深度融入业务实践,将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2025年,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窗口被自然资源部评为“全国不动产登记便民利民窗口建设成效显著单位”,成为党建引领业务发展、暖心服务惠及民生的典范。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