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公安机关依托“云端”“鲁剑”打击模式 去年破获经济犯罪案三百余起

德州新闻网讯(记者董天力)5月13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全市“5·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公安局负责同志介绍相关情况。

2024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立足本职、担当作为,扎实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打击突出经济犯罪方面,市公安机关依托“云端”“鲁剑”打击模式,将“更多破大案、更快破小案、更好控发案、更高效缉逃追赃”作为主攻方向,对重点领域经济犯罪保持严打高压态势。通过开展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三年行动、打击涉农领域虚开骗税犯罪等系列行动,累计破获经济犯罪案件3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70人,挽回经济损失9600余万元。特别是在大案攻坚方面,成功发起全国集群战役8起,收到公安部贺电2次,有力维护了全市经济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方面,市公安机关强化底线思维,建立多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联合金融监管部门深化行刑衔接,整治金融市场乱象,通过案件侦办和专题研判发现风险隐患、薄弱环节30余处,针对性制发“两书一单”30余条。创新组建市县两级“经济卫士”志愿者队伍13个,吸纳金融、税务、市场监管等领域专业人才1200余人,形成常态化风险防范体系。

在护航经济发展方面,市公安机关以“警蓝护航”专项行动为抓手,重点打击侵害企业权益的非法集资、合同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为企业挽回损失3100余万元。与市工商联建立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协作机制,为3000余家企业商户提供“法治体检”、法律政策宣讲等定制服务,走访重点企业300余家,化解风险隐患20余个。出台《助力提振消费护航高质量发展工作措施》,通过建章立制指导帮助企业完善合规管理,获得广泛好评。

市公安局将围绕“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在犯罪打击、风险预警、服务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重点推进经济犯罪预警监测平台建设,深化与金融机构、行业主管部门的数据共享,实现对经济犯罪活动的精准识别和提前干预。同时持续优化涉企案件“绿色通道”,探索建立涉企经济犯罪案件快侦快办机制,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影响。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