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德州市“一起益企”服务团为324家企业定制专属培育方案 专家“把脉” 助企成长
德州新闻网讯(记者唐晓颖 通讯员王义燕 王胜)日前,我市“一起益企”专家服务团3名专家来到沃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为企业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把脉问诊”,并从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能力4个方面进行辅导。
沃川智能公司位于天衢新区,是一家从事研发、生产工业机器人的高新技术企业,连续两年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均未通过。“我们联系了市‘一起益企’专家服务团,专家们第一时间来现场诊断,围绕企业主导产品、细分行业等方面,对申报方案提出了修改意见。有了专家们的精心指导,我们对申报充满信心。”公司负责人于付蒙介绍。
今年,我市深入实施“一起益企”服务行动,整合金融、科技、数字化转型等各类资源,由市工信局联合有关单位、服务机构、驻德高校,精心选拔45名专家,组建市“一起益企”专家服务团,提供“一对一”辅导,助推德州中小企业高效发展。目前,我市受益企业达324家。
据了解,市“一起益企”专家服务团服务内容共有11项,既有政策解读与咨询、技术创新、金融、人才引进、财税指导、资质认证等共性服务,也有针对市场拓展、品牌提升、知识产权、管理咨询、数字化转型等个性服务。
为精准服务企业,服务团围绕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能力、链群协同等关键要素,依据专精特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23项指标,对全市663家入库培育企业进行全面梳理,排查出研发占比、标准制修订、发明专利等500余项短板弱项,实行“一企一档”,以最短时间完成走访辅导。
针对短板弱项,服务团开展了一系列“补课”行动。政策辅导方面,对中小企业在研发、财税、知识产权等领域的问题答疑解惑;聚焦“小巨人”企业申报难点,对63家企业进行“一对一”培训。创新提升方面,针对部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情况,开展市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培育指导,与驻德高校建立产校合作机制,促进平台项目共商共建。融资支持方面,向17家金融机构推介我市38家“小巨人”、712家专精特新企业。
市工信局局长孙洪魁介绍,我市围绕专、精、特、新、链、品6个发展维度,明确了“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发展路径,制定梯度成长计划,帮助企业找准差异化竞争优势,打造“一专多能”企业模式,深耕细分领域,拓展市场应用场景,努力实现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