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全力推进文化社区建设——以文化悦民 为幸福添彩

文化课堂内容丰富多彩,备受居民青睐
□本报记者王秀青 本报通讯员杜旭阳
“大家看,画一只飞翔的翠鸟,要先勾勒出它的眼睛和嘴巴,接着用三青、三绿和酞菁蓝色给头部上色。”11月5日,陵城区临齐街道西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墨香四溢,每周一次的国画课正在进行,国画老师一边示范,一边耐心讲解。十几名老年学员聆听着,执笔点墨,感受中华传统书画艺术的魅力。
“我家住在附近的尚德苑小区,每周三都过来学习,看,墙上挂的那幅山水图就是我的作品。”退休教师文维敏很自豪,她自打两年前退休后一直在社区学国画,在水墨丹青中找到了晚年的生活乐趣。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搭建了‘邻里共享家’文化平台,设立了23个功能室,包括书画室、棋牌室、舞蹈室、音乐室、未成年人活动室、心理咨询室等各类文体活动场所,以多元文体活动场所满足居民需求。”西关社区志愿者王珍珍介绍。
西关社区辖6个小区,居民3932户,总人口1.3万余人。社区党支部书记胥晓婷介绍,为了提高文化供给质量,社区在强队伍、办活动、打品牌方面下足了功夫。
协调区老年大学,设立教学点,特设国画、书法等专业课程;吸纳社区退休老人、文艺爱好者等组建社区文化能人队伍,牵头开展舞蹈、摄影等十多类文化课程;创新“公益+市场”模式,链接培训机构,联合“晓雯音乐”,开设西关社区晓音公益课程,每周一晚上,在社区音乐室教授孩子们音乐知识。“我喜欢声乐课,学到了不少知识。”陵城区第四实验小学学生王林溪说,只要作业不多,她每周都坚持过来听课。
西关社区设立“初心服务站”,举办主题展览、红色主题宣讲等活动,传播红色文化;以“青藤课堂”系列品牌为抓手,与辖区实验幼儿园、西关小学、第三中学建立紧密合作,培育红领巾讲解员,讲述家门口的红色故事。按照居住就近原则推出“文化顾问”,结合红色物业、楼道长等机制,收集文化需求,精心策划开展“邻里节”“书院阅读”等文化服务活动。
同时,探索“红色合伙人”共商共建机制,开展“幸福市集”惠民活动,实行志愿服务清单式立项,与德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玖视优眼镜店等13家“陵城合伙人”列出共建项目清单,包含便民服务、普法宣讲、健康义诊、义剪等26项志愿服务合作项目。
“文化建设赋能社区基层治理,凝聚人心、增进共识,构建和谐美好的社区生态是‘关键小事’,更是‘民生大事’。”市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一科科长李立鹏介绍,我市高度重视文化社区建设,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不断优化文化设施体系,强化优质公共服务供给,群众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截至目前,全市建成文化社区89个,申报推荐省级试点6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