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导激光雷达及传感器件产业化项目投产

填补国内激光雷达全链条生产项目空白

朱世会岳远征田卫东朱开国等出席仪式

德州新闻网讯(记者王志冕)10月21日上午,先导激光雷达及传感器件产业化项目投产仪式在天衢新区举行。项目的投产,标志着覆盖“材料—芯片—整机”的激光雷达全产业链完整成形,为我国高端传感器自主可控写下关键一笔。

先导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稀散金属分会副会长朱世会,欧洲科学院院士、丹麦自然科学院院士岳远征,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原副司长侯建仁,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稀散金属分会副会长唐武军等嘉宾与市领导田卫东、朱开国、高吉刚、陈晓强共同见证了项目投产运行。

项目现场,规划建设的8栋厂房、1栋研发楼和1栋宿舍楼已初具规模。激光器产线及两栋封装厂房作为首批生产产线,已具备投产条件。“企业已接到部分订单,其他产线正进行最后阶段的装修和设备安装。”项目负责人金维召介绍,从去年9月底正式破土动工,到如今首批产线投产,项目整体进度比原计划提前了3个月。

激光雷达可帮助机器看清世界,在高级辅助驾驶、车联网、机器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主要生产的三款激光雷达产品,不仅能适应固定线路场景,还能灵敏避让变道车辆、精准判断后车速度。明年底全面投产后,预计可年产激光雷达100万台,实现年销售收入80亿元。”先导科技集团联席总裁侯振富对市场前景充满信心。

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半导体材料分会数据显示,该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激光雷达核心芯片的自主可控,并填补国内激光雷达全链条生产项目的空白。

“砷化镓是第二代半导体的关键材料。我们的产业链从最上游的砷化镓外延起步,贯穿芯片、封装、模组直至整机,形成了完整的内部循环。”金维召说。这种模式打破了产业链各环节分散的传统格局,实现了激光雷达整机的全链条闭环。

侯振富深刻阐释了全链布局的战略意义:“一方面,可以保障产业链供应稳定。项目投产后,我国在激光雷达全产业链上实现自主供应,进一步减少对国外零部件及技术的依赖。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产业协同创新,有利于整合上下游资源,加强企业间的协同合作,提高整个产业的研发效率和创新能力。”

先导激光雷达及传感器件产业化项目,是第二代半导体领域的标志性项目。“先导项目全面投产后,有研项目可向先导供应关键靶材,先导生产的芯片也能为威讯射频封装、英望手机等企业就近配套。”天衢新区投资促进部部长张勇说,“这将形成以创新协同为支撑、上下游互融耦合的产业生态,激活并串联起已有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要素,对促进形成从材料、器件模组到核心部件的相对完整的产业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