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有了智慧车棚,充电安全又方便”

□本报记者王秀青 本报通讯员张庆斌 张建康

“有了智慧车棚,充电安全又方便。”5月28日,在天衢新区星凯国际小区24号楼对面,绿树掩映下乳白色的车棚十分醒目,外出刚回来的居民殷玉芳,将电动自行车推进车棚,停放妥当后插上充电插头,按下插座对应编号,拿出电卡在刷卡区刷了一下,不到30秒便完成了充电操作。“车子充满电,充电桩会自动断电,计费随即终止,特别省心。”

据介绍,星凯国际小区现已入住居民3500余户。随着入住居民的增多,电动车数量快速增长,经摸排统计,目前电动三轮车近500辆、电动自行车5500多辆。但因小区规划之初未配套公共充电设施,电动自行车充电难、乱停放问题日益凸显。

“居民的期盼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诚建物业星凯国际项目经理王海姝介绍,他们在2016年、2018年、2024年分3批建设充电设施,累计建成21处智慧车棚、安装充电端口1496个。如今,充电端口与电动车持有量约为1:4,基本满足居民的充电需求。

成功破解这一困局,关键在两点:资金的筹措、居民意见的统一。王海姝感受颇深:他们积极与开发建设单位、街道社区有关负责人沟通,并在筹措资金上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物业公司投入一部分资金,另一方面引入专业运营维护公司投资,双方共同完成车棚建设;统一居民意见尤为重要,为此他们提出“咱是红色物业,有堵点,党员第一个靠上”,先后协调组织社区网格员、志愿者、热心居民等50多人,广泛征集居民意见、建议6次,针对车棚选址等问题反复协商,切实把好事办好。“物业服务一直在路上。今后,我们会根据居民入住情况,合理规划现有场地,及时满足大家需求。”王海姝说。

据市住房和物业服务中心物业管理科负责人王金祥介绍,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红色物业建设,全力提升物管质效。自2024年8月以来,在中心城区选取20个试点小区,集中开展环境卫生秩序提升行动,大力整治充电难、停车乱等困扰群众的突出问题。在试点小区新建车棚55个、增设充电端口2057个,改造坑洼路面171处,更换垃圾桶598个、照明灯1361个。针对试点“三无”小区,开展分类帮扶,其中,引进社会化物业1家,社区领办物业2家,社区代管1个小区。

今年,市住建局牵头开展攻坚行动,重点梳理解决物业领域9大类、38项突出问题,截至目前,全市整治各类问题1253个。结合老旧小区改造、电动自行车“满电回家”、加装电梯、电梯更新、用电自管小区供电改造等民生实事工作,持续补齐设施短板,不断提升群众居住满意度,为全国文明城市添彩。其中,全市住宅小区新增充电端口2.5万余个,累计安装充电端口21.8万余个。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