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德州学院“00后”双胞胎姐妹花先后投身西部建设——“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张帼巧(左)姐妹俩合影
张帼玉在新疆教孩子们做手工
□记者 苗欣 通讯员 朱亚秋 朱馨馨
近日,德州学院一对“00后”双胞胎姐妹花先后投身西部建设的视频引发热议。视频中,姐姐张帼巧表示,“我们的青春只有一次,不应该躺平,要用行动报效祖国,青春才会闪闪发光。”
“妹妹的选择,点燃了我的激情”
2025年初夏,德州学院2023级英语师范(专升本)专业的张帼巧站在毕业路口时,本科毕业于德州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妹妹张帼玉,已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六十二团服务了一年。这一年,23岁的张帼玉完成了从学生到西部计划志愿者的蝶变——她被分配到当地纪委,主要负责监督检查等工作。
视频通话中,妹妹晒黑的脸庞映着戈壁的日光,讲述着在边境线上目睹戍边人用生命丈量国界的故事。“那些在新闻里听到的事情,突然发生在自己亲人身边,感觉很神奇。”张帼巧说。
寒假期间,当张帼巧去新疆探亲,第一次触摸到界碑的纹路,看到巡逻队员在风沙中挺直的脊梁时,才真正明白“用青春丈量国土,以热血守护山河”的含义。回到学校后,她毅然提交了西部计划报名表,决心与妹妹“并肩而战”。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回信,强调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这更加坚定了张帼巧要踏上这片充满希望与挑战的西部热土的决心。
“青春不该消磨,只有奋斗才能绽放光芒”
张帼巧姐妹俩是淄博人,在她们的成长和教育过程中,开明的父母倾入了足够的尊重与平等,给予了她们强大的精神内核和自信的底气。
当张帼巧像妹妹一样,将自己的决定告诉父母时,他们的眼中既有担忧,也有骄傲,反复叮嘱:“一开始可能会不习惯,记得每周视频通话,碰到困难别硬扛,你们身后有我们。”
亲朋好友得知后,反应各不相同。有人称赞她们有勇气、有担当,是新时代青年的榜样;也有人表示不解,两个人何必都去那么艰苦的地方。张帼玉率先用行动给出了答案——在西部,除了日常工作外,她帮忙售卖滞销大白菜,积极参与当地团委组织的帮助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活动。“只要每个人把平凡的小事做好,我们的队伍就会越来越庞大。”提到自己的志愿服务生活,张帼玉充满骄傲。
“有些风景,只有离开舒适圈才能看见;有些成长,必须在祖国的边疆才能完成。”张帼巧表示,青春只有一次,她愿意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用青春和热血诠释责任担当。“我学的是英语师范专业,希望走进边疆课堂,用英语为孩子们打开瞭望世界的窗。”她说。
网友:这才是中国青年应有的模样
张帼巧姐妹俩的选择并非个例。“双胞胎姐妹花先后投身西部建设”被报道后,相关话题引发热议,网友点赞“这才是中国青年应有的模样”,更有多名青年在评论区咨询报名事宜。一名曾参与西部建设的志愿者留言:“她们让我想起20年前的自己——青春最美的样子,就是把理想种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在张帼玉的服务日记扉页,抄录着这样一句话:“不是每一朵花都要开在江南,胡杨把根扎进荒漠,才能长成中华的脊梁。”她希望和姐姐在崭新的起点上,继续相伴,照亮彼此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