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李海玲 本报通讯员苏安矗 马春铭
4月8日,是乐陵市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王寿月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住院的第二天。来到医院,他便开始接受一项项医学检查,为本周五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做好准备。
王寿月出生于1989年,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就职于中国电信乐陵分公司,担任总经理助理。他工作扎实,面对难题不退缩,是同事学习的标杆。
王寿月已连续无偿献血17年。上大学时,他偶然路过学校门口的献血车,听到工作人员宣传无偿献血,身体健康的他便上车献了血,就此开启公益之旅,目前累计献血4900毫升。2017年,他加入山东省志愿者协会,积极投身社区服务、困难群众走访等各类公益活动。
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对救治白血病患者意义重大,2022年,他便主动联系相关机构,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此后,为了让身体符合捐献条件,他开启自律生活:清晨,早早起床,到公园跑步;晚上,结束一天疲惫的工作后,坚持去健身房锻炼。
今年2月,他接到中华骨髓库的一通电话,得知自己与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能为生死边缘的患者带去希望,他感到非常激动。
他将消息告诉家人,同样热衷公益的妻子全力支持,将家中两个年幼的孩子安排妥当后,奔赴济南准备捐献。
为了顺利捐献,每项检查王寿月都认真对待,面对需要空腹、长时间等待的项目毫无怨言。为了让身体达到最佳状态,他严格遵医嘱,舍弃爱吃的油炸、辛辣食物,选择清淡营养饮食,作息也变得格外规律。
他所在企业的不少年轻员工深受触动,纷纷以他为榜样,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希望通过点滴行动贡献力量。
德州市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杨晓梅表示,王寿月捐献成功后,将成为德州第89例、乐陵市第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市红十字会还将通过举办讲座、社区宣传等多种形式,继续加大“三献”宣传力度,引导更多人关注、支持和参与造血干细胞捐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