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八月以来,德州新增充电端口四万余个

原标题:

去年八月以来,全市新增端口四万余个——

充电设施扩容 市民满电出行

居民感受到智能充电车棚的便利。记者刘振兴 摄

德州新闻网讯 记者王秀青

1月31日,走进天衢新区龙溪香岸小区,宽敞的车棚、安装整齐的充电头……一个个崭新的电动自行车停车棚引人注目。“家里有3辆电动自行车,地下室放不开,以前经常停在楼道里,拉线充电既麻烦又不安全,还妨碍进出。如今有了新车棚,难题迎刃而解。”16号楼前的充电车棚投用2个多月了,居民李海荣表示很受益。

龙溪香岸小区2015年建成,共有居民4696户、1.6万余人,建设之初未设充电车棚,随着电动自行车数量增加,充电难题凸显,居民要求建设充电车棚的呼声越来越高。“按照区建设管理部要求,我们联合社区工作人员、党员代表、居民代表,反复摸排,多次沟通。目前,累计建成充电车棚43个、增设充电头2600个。棚内每隔12米配备一组灭火器,提高安全性。”龙溪香岸小区物业经理靳琨介绍,车主可通过微信扫码支付电费,充一次电花费1元多。

2024年,我市实施“满电回家”等电动自行车充换电设施建设行动。9月,天衢新区建设管理部联合镇街和社区,携手物业公司,针对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题,积极安装智能充电桩。此前,采用“物业公司初步摸排+属地补充排查+第三方现场踏勘”的方式,对全区83个物管小区的电动自行车充停情况进行摸底,在小区各楼栋之间寻找合适位置建设集中充电设施。天衢新区建设管理部物业管理办公室主任左爱东介绍,去年,全区新增改扩建充电设施836处,充电端口累计达44020个。

“非机动车规范化管理是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必考题。”市住建局物业管理科科长陈新林介绍,为了解决充电难停车难等问题,对于既有住宅小区,我市组织开展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调查摸底统计,明确任务数量,由各县市区政府牵头,组织乡镇(街道)制定“一小区一对策”,持续推动小区内空间的有效利用;对于既有住宅小区外区域,印发行动方案,明确由住建部门牵头,11个部门参与,在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办公场所全面推进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设施建设,明确任务分工、时间节点,同步纳入市政府重点督办事项。自去年8月以来,全市共新增充电设施5205套、端口4.5万余个,充电端口累计近20万个。其中,既有住宅小区内新增充电设施3959套、新增端口3.74万余个,小区内充电端口累计达到19.23万个。小区外集中停放场所新增充电设施1246套、新增端口7996个。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