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棱额与白麟书院

□胡瑞祥

前一阵逛旧书摊,发现一本属名“德棱额”的毛装册子,竟然是清代道光年间曾经担任德平知县的德棱额,为德平学子如何练习馆阁体楷书而撰写,并为书商刻板提供字样的原始手写孤本!我暗暗思忖,这本薄薄的册子,很有收藏和史料价值,称其为文物也不为过。

经查阅相关资料得知,德棱额,乃吉林满族人,出身于官宦之家。清道光十五年(1835)乙未科三甲进士。他们这一科进士,绝大多数被分配到各省担任知县。通过这本毛装册子,可以见证德棱额关心德平县(现德平镇)教育的这一德政善举。

这本由德棱额亲手撰写并称之为《字学便览》的册子,成书时间为道光二十四年(1844)。由“劳我斋”刻、藏板。从德棱额自己撰写的序言中可以了解到,德棱额与同时期的书法家何绍基(字子贞)很亲近,称子贞为世兄。并且说道,子贞世兄编写了一本《正字略定》,为京城学子提供了习字的工具书,内容很翔实、很全面。可是,在我们这里却很难见到。如果到京城搜求,路又远而且价格又昂贵,乡下学子们负担有困难,还不一定能买得到。有鉴于此,所以自己下决心,根据记忆,在何子贞编印的那本《正字略定》的基础上,给予增删、完善,为德平学子重新编写一本功能类似字帖和辞典相结合的常用字工具书。德棱额在序言里强调说,我这样做可不是剽窃子贞兄的成果,是为了解决德平学子没有习字工具书的燃眉之急,才想到的这个没有办法的办法。如果有一天,子贞世兄见到了我编撰的这本书,可千万不要责怪啊!

这本册子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序言。第二部分是学子在撰写文章时必须注意的禁忌。特别强调了,在书写中遇到有清以来先帝名讳时,有哪些文字不能直接书写以及如何避讳。由此可见,德棱额对学子的关爱之情。第三部分是从一画到二十八画常用字的写法及字义解释。全册文字以工笔正楷书写,字里行间,可以看到德棱额力透纸背的书法功底及强烈的责任心。

据《德平县志》记载,德棱额在德平任知县期间,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在德平建有讲堂、书斋、碑厦,并因此地历史上出现过白麒麟而将书院取名为“白麟书院”。德棱额为德平县的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得到当地百姓的广泛赞誉。德棱额撰写的这本册子,当是白麟书院落成后付梓的原始书样。这本小册子到现在已经跨越了180个春秋,斗转星移,世代更迭,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事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当年的白麟书院早已被现代化的教学楼所替代。但是,德棱额所命名的“白麟”二字仍然沿用着,不过是把“书院”改为小学或中学而已。而象征着德平教育事业长盛不衰的“白麟”二字,却永远驻于德平人们的心中。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