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津李兴东——榫卯工艺制“潮玩”

李兴东推着“螃蟹车”带孙子遛弯

浸泡木材

展示鲁班凳

□邓美平 霍启志 张宾

近日,一辆形似螃蟹的木制儿童车在抖音上着实火了一把。制作这辆“螃蟹车”的人叫李兴东,是夏津县北城街道李楼村人。

走进李兴东的家,螃蟹车、鲁班锁、摇摆椅……一件件精巧的木工制品摆放在院子里,一口口大缸里还浸泡着许多木材。李兴东正在打磨几块木料,不时响起“叮叮当当”的声音。

李兴东今年63岁,年轻时曾在部队担任坦克驾驶员并在部队木工厂帮过工,退伍后成为一名木匠,做木匠活已有40余年。不用钉子、不用胶水,仅用传统的木工工具,通过榫卯技艺就能把一块块木料变成开合自如的鲁班锁和鲁班凳等器物。

谈起制作窍门,他介绍,每块制作成品的木头都需要提前浸泡。将木材浸泡数月再加工,可以杀死一些寄生虫,去除木材里多余的树脂,避免因树脂分布不均、干燥过程收缩率不一造成开裂。

李兴东指着院子里那辆螃蟹车说:“从车轮半径到曲轴半径,每一处细节都需要精心考量。”车前后共10条“腿”,两侧各有把手,横向推行,历时两个多月纯手工打造,能坐下一名幼儿。

琢磨样式,演化图纸,数易其稿,图纸初步定稿,对照图纸画出需要的部件,按照尺寸切割木材,对各部件进行精细加工、打磨、组装……每天,李兴东都按照步骤有条不紊地操作着,他的一双大手虽粗糙,却极为灵活,拿着锯齿、凿子等工具在一块块木料上敲敲打打。

李兴东为孙子、孙女打造的鲁班锁等二十几种榫卯结构益智类积木成了他们最喜欢的玩具。“让孩子们在拆解、组装中,既得到锻炼,也感受到中国传统木质工艺的智慧和文化传承。”他说。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