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人”樊德祥—— 母子接力守护无名烈士墓80载

德州新闻网讯(尹睿)“先烈的牺牲换来如今的幸福生活,我们子子孙孙都不能忘记他们。”近日,禹城市莒镇小樊村村民樊德祥带着儿子来到禹城市烈士陵园,给无名烈士扫墓,并叮嘱儿子牢记先烈。

今年49岁的樊德祥与母亲接力守护无名烈士墓80载,如今无名烈士墓搬进禹城市烈士陵园,他经常带着儿子来扫墓。前不久,樊德祥获评助人为乐类“中国好人”。

“提起村里的无名烈士墓,得从1944年说起。”樊德祥介绍,当年,我军两位战士与日寇战斗时,身中流弹牺牲,长眠于小樊村。虽然不知道他们的姓名,但村民被两位烈士舍生取义、保家卫国的精神打动,将他们妥善安葬在村里,当成亲人祭奠。

禹城市莒镇是当地有名的红色革命根据地,樊德祥从小就听母亲讲述无名烈士的故事,牢记在心。每年清明节,都会跟着家人给无名烈士扫墓。

樊德祥回忆,起初烈士墓并不在自家田地里,2000年村里土地调整,母亲张秀英主动提出,将墓迁至自家田里,并毅然担负起守墓的责任。

后来母亲年纪大了,樊德祥便接过了这个重担,一直守护着两位烈士。去了墓地多少次,他也记不清了。逢年过节,在外工作的子女回家,也会前去祭奠。去年,100岁的母亲去世了。樊德祥说,母亲弥留之际还牵挂着两位烈士,叮嘱道:“他们就是咱的亲人,咱得一直守护下去!”

去年,小樊村被列入搬迁规划,两位无名烈士的归处成了樊德祥最牵挂的事。镇上、村里与禹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积极协调,决定将两位烈士迁葬至禹城市烈士陵园,让他们的英灵“归队”。

在迁葬仪式现场,小樊村百余口村民自发为烈士送别。虽然烈士墓离家远了,但烈士公祭日到来之际,樊德祥仍旧提前预定好花篮,专程前去扫墓,寄托对英烈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烈士有了新‘家’,我们也就放心了。以后,会经常去烈士陵园看望他们,陪他们说说话。”抚摸着烈士墓碑,樊德祥眼含热泪。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