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孙芷琪本报通讯员梁民宋洪波张伟靖
“这批阻燃剂即将运往青岛港,然后发往南非。”近日,三辆货车停在位于禹城的山东晨旭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品仓库前,工作人员将500吨定制阻燃剂装入集装箱,公司总经理徐广敏仔细核对订单,“这是按照客户的高温环境需求定制的,我们调整了产品的晶体形态和热稳定性参数。”
阻燃剂是赋予易燃聚合物难燃性的功能性助剂,可有效阻止火灾的发生与扩散。作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专业化阻燃剂制造企业,晨旭新材料已建立起阻燃剂、阻燃电子灌封胶两大系列10余个品种的产品矩阵,可根据不同行业客户应用场景提供定制化配方设计,产品广泛应用于工程塑料、橡胶管带、电子电器等领域。依托20余条生产线,公司年产能约7万吨,年收入达3.6亿元,成为国内品种齐全、质量稳定的阻燃剂制造商与供应商。
传统阻燃剂在使用过程中,常面临析出和相容性差等问题,不仅影响材料性能和寿命,还会带来环境和健康风险。晨旭新材料敏锐捕捉到这一产品痛点,持续投入研发无卤环保型阻燃剂。去年,公司成功推出无水硼酸锌阻燃剂。“这款无卤环保型产品,凭借高热稳定性、无毒、低水溶性等优势,一上市便受到客户青睐。”徐广敏介绍,在终端产品中添加无卤环保阻燃剂,能进一步提升安全性,有效减少火灾发生,即使发生燃烧,也不会形成有毒烟雾,有利于人员逃生。海尔新材料、金发科技等知名企业均采用该产品。
走进阻燃剂生产车间,反应釜、压滤机等生产设备有序运转。“过去采用直接投料模式,容易产生大量粉尘,今年我们自主研发了一款粉体投料设备。”徐广敏说,设备上加装了特制除尘装置,使原料粉末落在固定框内的多个分料杆上,依次从间隙处落下,使车间粉尘浓度降低85%以上,该设备已申请并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目前,公司累计取得专利26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20项、发明专利6项,在电子电器、新能源电池等细分市场占有率达30%。
以研发提升产品质量。“阻燃剂的晶体结构差之毫厘,阻燃效果可能谬以千里。”徐广敏称,以无水硼酸锌阻燃剂为例,硼酸锌在反应过程中受温度、反应速率等因素影响,易造成结晶体形态不一,进而影响阻燃效果。为攻克这一难题,晨旭新材料与山东大学化学院开展产学研合作,组建由高校专家和企业技术骨干组成的攻关团队,在实验室进行了近百次配方调整与工艺优化,将硼酸锌晶体的粒径误差控制在0.5微米以内,晶体间的差异率降低至3%以下,极大保障了产品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