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闻网讯(记者唐晓颖通讯员郑康宁)“您好,我是德州海关查检人员,现对贵公司出口货物进行远程属地查检。”8月20日,在山东迪美家具有限公司仓库内,管理人员接到海关查检人员电话通知后,随即手持视频终端,按照指令接受查检。不到10分钟,192箱椅子便完成查检放往港口。
远程属地查检是海关总署推出的货物监管新模式,也是智慧海关建设的重要改革举措。这种模式下,海关通过音视频实时通讯对货物开展查检作业,确保监管职责履行到位的前提下,压缩企业待检时长。今年,德州海关结合本地实际,充分利用远程属地查检模式,将竹木草制品、饲料、蔬菜等农产品作为试点产品。他们依据产品风险、企业信用等,筛选出32家企业作为试点企业,通过手机App实时音视频交互,打破时空限制,实现了企业农产品出口即报即检。
“以往现场查检需要提前预约,有时预约不及时就耽误船期。自从实施远程属地查检模式后,产品生产完毕随时预约,海关查验人员线上就能验放货物,订船、仓储成本明显下降。”山东迪美家具有限公司经理张丽高兴地说,1至7月该公司出口额达38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远程属地查检不仅降低了企业成本,还极大提高了通关效率。德州海关查检二科科长张龑飞介绍,我市农产品出口企业分布较为分散,采用传统查检模式需要到企业仓库现场查检,一天最多查检3批次。实施远程属地查检模式后,线上1小时就能查检10余批跨区县货物,提高了工作效率,缓解了因出口企业分布点多、线长、面广带来的海关执法人力资源调配紧张问题。
为保障远程属地查检模式顺利实施,德州海关充分调研,深入试点企业细致宣传,通过开展线上统一培训、关企微信单独答疑、线下面对面指导,让每家参与远程属地查检试点的企业都熟悉配套APP使用。广泛听取企业意见建议,不断优化流程,严格执行海关风险布控指令,保障农产品出口安全。
远程属地查检模式助力下,今年1至7月,我市有4641批次、货值5.3亿元的农产品顺利出口,同比分别增长26.8%、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