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一盘棋”招商澎湃发展新动能

原标题:禹城创新“2+3+3”工作机制,大项目、好项目纷至沓来——“一盘棋”招商澎湃发展新动能

德州高新区

□本报记者 杨德林 本报通讯员 赵帅 庞占英

5月10日,位于德州高新区的京桦科技有限公司化工化学品销售及物流配送项目建设现场各项施工作业加速推进,已完成43个钢结构仓库安装。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预计今年6月底投入使用,届时将成为济南都市圈最大的化工物流基地。

近年来,禹城市招商引资工作连传捷报,成功引进海尔日日顺(禹城)智慧物流科技产业园、北京燕开200MW/ 800MW独立共享储能电站、未来谷精细化工中试基地、欣旺达锂离子电池、万宝力(山东)新型防水材料总部生产基地等大项目、好项目。禹城市创新招商引资路径赋能德州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案例获评全省改革精品案例。

创新工作机制——打好招商引资主动仗

强化招商引资“一盘棋”理念,大力推进招商方式模式创新。禹城围绕项目引进、洽谈、落地、投产达效、全生命周期跟踪服务等,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我们创建‘2+3+3’招商工作机制,2即设立综合协调部、招商参谋部‘两个综合部’,负责整体协调解决问题、出谋划策和教育培训;3即设立招商信息、评审立项、落地服务‘三个闭环指挥部’,全流程闭环管理;3即设立基金招商、土地盘活、引进外资‘三个专业指挥部’,匹配项目需求、提供服务保障。”禹城市委书记苏兰武说。

新机制打破了传统的招商引资方式和运行模式。禹城成立市委对外开放与招商引资委员会,全面加强招商引资全要素保障、全流程管理,构建上下联动、内外协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精简高效的全市招商大统筹新格局,形成初期信息收集、线索筛选,中期深度洽谈、评审立项,后期落地建设、联合验收,全程盯紧靠上、主动服务的闭环招商新机制,大幅提升招商质效。

优化人员配置。禹城在全市选拔18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踏实肯干的青年干部,组建驻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济南都市圈四大重点区域招商团,长期驻外招商。

提升服务质效。禹城以创建“禹快办”营商环境品牌为抓手,成立政策、评审、金融等11个服务团队,深化一次办好、企业全生命周期集成服务改革,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集约化、高效化,项目落地时间缩短30%以上。

锚定关键方向——提升项目招引质效

日前,海尔日日顺(禹城)智慧物流科技产业园一期投产运营,二期、三期接续建设中。项目全部投产后,将成为华北最大的智慧物流科技产业园区,预计年可实现货物流通额240亿元以上。

近年来,禹城锚定重点区域,紧抓京津冀、济南都市圈产业迭代升级、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外溢机会,深度对接产业体系,打造合作平台与承接载体。今年重点在谈的29个项目中,京津冀地区11个、占比38%,省会经济圈4个、占比14%。

依托主导产业,实行“链”式招商。禹城围绕生物制造、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补链、延链、强链。依托迈特力等龙头企业,引进昆山精密机床项目,吸引配套企业10家以上,打造工业母机产业集群;依托通裕重工风电主轴,引进总投资29.5亿元的深圳欣旺达、中集储能装备项目,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

瞄准央企、强企,实行“挂靠式”招商。禹城重点瞄准中国500强企业、央企国企、行业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通过独资新建、联合投资、科研成果异地转化等方式,着力在提升招引项目质量、入驻企业层级上实现新突破。今年,重点推动鲁樱与鲁粮、迈特力与济南二机床深入合作。

锚定科研院所,引进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禹城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链条,推进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全面深化当地企业与央企强企、高校院所在人才、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战略合作。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有限公司投资的锂铝硅系微晶玻璃及镁铝尖晶石氧化物粉体项目、北京碳和新材未来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的高端碳中和新材料等项目,均为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成果转化项目。

用好全域平台——夯实园区承载能力

十里望回族镇工业园引进了总投资12亿元的北京燕开 200MW/ 800MW独立共享储能电站项目。伦镇创新创业园整体承接济南雕刻机产业转移。辛店镇中创智谷产业园围绕消防、净水产业打造特色园区。莒镇工贸区招引项目70%以上为济南冷链食品、通用机械设备加工产业。目前,禹城10个乡镇产业园已入驻专精特新、科创型企业511家。

禹城用好“高新区+乡镇创新创业园区”全域平台,全面打造以高新区为龙头、10处乡镇产业园相配套的全域园区体系。德州高新区定标千万级税收,集聚高精尖项目,当好高端产业发动机;镇街产业园挂牌高新区分园,承接产业链配套项目。通过全域园区体系,既扩大项目落地空间,又避免下游项目挤占高新区资源,确保高新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做强平台,吸引项目进驻。禹城深入推进“一企一平台”建设,建立科技平台培育清单,瞄准国家、省重大领域高能级平台建设计划,加快国家大豆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功能糖重点实验室等86个高能级平台建设,引进吉林大学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研究院、山东大学省级开放式大学科技园等高校科研机构40余家。围绕打造“禹快办”营商环境品牌,重点抓好办理、服务、评议评价、接诉、宣教五大平台建设。做强德州高新区载体平台,推进污水处理厂、变电站、天然气接收站扩容增量,对水、电、气、暖、通信等配套设施统筹考虑、适度超前,高标准达到“九通一平”条件,稳定满足高新区发展要素需求。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