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控电力:一款产品一年卖了3.8亿元

原标题:鲁控电力30年专注细分领域,练就独门绝技——一款产品一年卖了3.8亿元

□本报记者冯光华 高玉梁 本报通讯员邓美平

从1995年5万元启动资金建厂,到2024年160余人创造年产值4.77亿元,30年间,位于夏津县的山东鲁控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不变的是:企业始终如一,专注电力设备细分领域持续创新。仅JP柜(配电变压器综合配电柜)一款产品就拥有9项发明专利、22项实用新型专利,年产值占到企业总产值的近8成,2024年销售额达3.8亿元。

鲁控电力专业从事高、低压电力设备制造,企业规模不大,却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等多个分量十足的“头衔”,产值连续5年每年增长20%以上。“专注、创新、具有前瞻性,是企业保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法宝。”公司董事长辛宗军一语中的。

辛宗军介绍,自己从参加工作起,就一直跟电器设备打交道。上世纪90年代,他曾在原夏津电器厂工作,离职后建立鲁控电力,进军自己熟悉的电器设备领域。

“想要在行业里闯出一片天地,产品必须出众。我们选择在细分领域找出路,掌握一项独门绝技,做好做精一种产品同样能够打开市场。”辛宗军说。

对此,鲁控电力积极“联姻”高校,先后与山东大学、重庆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建立科研合作关系。同时,打造了一支由行业专家、资深工程师和年轻科研骨干组成的多层次研发团队。

企业明星产品——JP柜,便是多年来研发创新结出的硕果。产品集成了电能分配、控制、保护、无功补偿等多种功能,与普通JP柜相比,具有动态智能管控、温湿度系统控制及高密封性、高绝缘性等优势,可适用于各种环境,且紧跟市场需求持续迭代升级。

“我们还能实时采集产品的运行数据。比如,在夏津就能监测到远在内蒙古的设备运行情况,并根据数据预测可能出现的故障,提前告知客户安排保养,减少设备停机时间。”公司总经理李光大介绍,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参与制定了国家标准,产品销量在国内同行业中长期保持第一。

目前,鲁控电力有博士17人、硕士近40人,每年研发投入占到销售收入的30%,获得知识产权72项。

在企业智能化生产车间,激光切割机、自动焊接机器人、折弯机器人等先进设备有序运行。辛宗军说:“近年来,公司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了设备互联互通、生产数字化管控,生产自动化率达到80%、效率提高了30%。”

在拓展市场上,辛宗军坚持前瞻意识,及时掌握市场动向。产品升级中,他将目光瞄准国家电网配套设备,2020年起,企业连续多年中标国网电力设备采购项目,目前80%的产品服务于国家电网。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