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选什么人、用什么人,产业链和用人主体说了算 庆云:“企业点单”引人才
德州新闻网讯(记者唐晓颖 通讯员马新磊 王猛)3月26日,绿和(山东)资源再生有限公司,生产线满负荷高效运转。“在我们研发团队的不懈努力下,锂离子电池无害化处理项目建成投产,实现了电池回收、梯次利用、系统再生利用的闭环发展。”公司总经理刘晓辉介绍说,这一切归功于庆云县优良的人才引进政策。
绿和资源再生公司位于庆云经济开发区,是一家招商引资企业。去年8月,庆云县委组织部工作人员到企业调研,了解到企业在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梯次利用方面走在行业前列,但在系统再生利用领域存在短板。为帮助解决这一发展瓶颈,庆云县委组织部派专人深入高校、科研院所对接,为企业寻找合作伙伴,最终促成企业与中国科学院、青岛大学等单位合作,并引进7名动力电池拆解、资源化处理方面的高端人才,成立了专业研发团队,全力推进从回收端到消费端的循环体系建设。
“人才引进政策的制定应顺应企业发展需求,从企业视角出发,从而避免政策与产业发展、项目落地脱节。”庆云县委组织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宋雷表示,他们突破传统思维,人才引进注重“企业点单”,选什么人、用什么人,产业链说了算、用人主体说了算。
聚焦本地“3+3”现代产业体系,庆云县设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3个驻外招引点和绿色化工、锂钠电新能源等4个主导产业定向招引点。同时,以产业发展为核心,组织30余家骨干企业负责人赴高校进行校园招聘;开展“高层次人才庆云行”,举办企业人才培训班、青年企业家高级研修班等各类交流对接活动,对发展潜力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链主”企业和项目实行高端人才“一需一议”,精准招引人才,实现了“引进一名人才、培育一个团队、带动一个产业”。
积极打造人才聚集平台,庆云县成立了驻京人才联络处、山东科技大学德州储能技术研究院等研发基地,持续开展平台载体倍增计划,建设大学生就业创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等基地。借力平台载体,仅2024年全县就引进170名主导产业发展所需的高层次人才,与7家大院大所达成合作意向,致力于固态锂离子电池电芯干法制备技术开发及产业化、智慧移动储能等科技成果的转化。
庆云县以高端人才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全县107家企业入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18家企业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47家企业获评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19家企业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