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宗虎:以改革激活力 让群众多受益

原标题:以改革激活力 让群众多受益——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宗虎

□本报记者王志冕 本报通讯员周学江

“围绕落实全市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议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聚焦服务经济发展、保障改善民生职责定位,坚持以改革激活力、让群众多受益,大力深化人社领域改革创新,不断增强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2月24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宗虎表示,人社系统将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为重点,统筹推进社会保障、人才集聚、劳动关系等各项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民生保障和人才支撑。

坚持就业优先,在提升服务水平上加力提效。围绕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点群体,出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若干措施,构建“1+3”就业优先政策体系。实施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构建职业指导、创业孵化、技能提升、政策扶持等全方位服务体系。实施“乐创德州”三年行动,试点建设市级创业街区。深化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实施家政服务劳务品牌建设项目,创新“岗位需求+技能培训+就业推荐”项目化培训模式,推动城乡公益性岗位质效提升,力争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以上。

坚持社保惠民,在兜牢保障底线上加力提效。人社部门聚焦农民工、新业态从业人员等重点群体,推进参保扩面科学化、精准化,力争2025年企业职工养老扩面1.5万人以上,全面铺开城乡居民集体补助试点。深化社会保障领域改革,探索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启动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改革。强化社保基金监管,稳步提升待遇保障水平,确保各项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加快推进社保卡融入京津冀“一卡通”协同事项,助力民生事项共建共享。

坚持人才为本,在推动引育集聚上加力提效。机制化开展“德州千企百校行”“高校师生德州行”等对接活动,组织重点企业赴省内外高校精准引才。发挥市场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用,为企业招才引智提供基础公益服务+市场化增值服务,建好用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等平台载体,力争集聚青年大学生3.7万人。开展“技能照亮前程”行动,推进技工院校集团化、工学一体化改革,支持开展校企合作、联合办学等产教融合合作,完善高技能人才梯队培养体系,力争新培育高技能人才1万人以上。

坚持惠企便民,在优化人社营商环境上加力提效。紧盯“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优化社保医保事项联办平台,实现更多事项全程网办、全市通办、就近可办。加大惠企政策宣传推介力度,通过政策解读、媒体平台等渠道集中宣传推送。集中力量抓好人社助企“三单”集成服务、分类多元就业服务、加快数字人才培育等13个人社重点项目,做好“一把手”营商环境项目应用推广,让更多企业、群众享受项目红利。扎实开展政务热线“两降一提”、人社干部走流程、“免申即享”等系列行动,提升人社服务质效。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