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出海口“搬”到企业“家门口”

德州国际陆港海关监管区

德州新闻网讯 记者唐晓颖 通讯员郑康宁

内陆无海,德州却可以借港出海、向海而兴。

2月4日上午9点,位于平原县的德州国际陆港内,叉车来回穿梭,将各类货物运输到规定区域。吊车挥舞着钢铁巨臂,抓起一个个集装箱,稳稳放到货运列车上。

平原号班列的一节车厢外,欧丽砂建材有限公司总经理付秀林正与场站工作人员仔细核对出口信息。“这是我们今年出口的首批砂加气混凝土板材,一共18个集装箱,货值240万元。”他难掩兴奋。欧丽砂公司是平原县一家新型环保建材企业,2024年他们打算开拓海外市场,把生意做到更远的地方。“德州海关工作人员主动上门,耐心给我们讲解出口资质的办理流程,并帮着公司成功申请到出口资质。”付秀林介绍。

2024年8月9日,德州国际陆港建成运营,改写了德州没有铁路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的历史。

当天,平原号首列班列鸣笛发车,20节车厢40个标箱的货物以“陆海联动、海铁直运”模式顺利出海。

彼时,刚拿到出口资质的付秀林正为产品出口忙得不可开交。得知德州国际陆港运营消息的第二天,他就赶到海关监管区,咨询通关事宜。“海关工作人员告诉我,以前企业出口要用汽车把货物运到沿海口岸,等待口岸海关验放后才能装船发运。如今在平原县就能享受报关、报验、订舱、储运、包装、分送、信息传输等‘一站式‘服务。”付秀林回忆说。

仔细对比了汽运和铁运的成本与时间后,付秀林果断选择从德州国际陆港申报通关。2024年12月18日,欧丽砂公司的10个集装箱货物经“一站式”海关申报放行,从德州国际陆港出发直达青岛港,随后装船运往澳大利亚。“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时间缩短了1到3天。铁路运输和海运口岸船舶作业无缝对接,每个标箱还能省500元的物流成本,这生意做得更有劲儿了!”付秀林连连称赞。目前欧丽砂公司已经出口了38个集装箱的产品,货值达373万元。

德州国际陆港能高质量运营,背后可有不少妙招。德州海关采用虚拟围网、主副卡口数据联动等先进设计,巧妙化解了场地空间限制的难题。他们加强与青岛海关等口岸海关的协同配合,打通数据通道,成功上线“铁海E通”系统,实现“一站式”自动转关,港口、海关、铁路运输数据联通共享。“德州海关特别重视我们反映的场站内列车装卸货物不便问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放开场所出入内贸重箱、空箱,现在货物装卸效率明显提高。”山东恒源物邦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业务经理刘双说。

德州海关关长燕华农告诉记者,德州国际陆港自运营以来已开通了平原县至青岛港(平原号)以及中欧、中越等3条班列。2024年仅平原号班列就发运出口货物1.88万个标箱,为企业节约物流成本560余万元。目前,德州国际陆港服务半径已覆盖鲁西北、冀东南200公里的范围,可为周边300多家企业提供全新的物流通道,年货物吞吐量达到40万吨。

“我们将完善口岸内地海关监管协同机制,创新实施货物数字监管等监管举措,进一步提升港内货物装卸效率,推动国际陆港高质量运营,为德州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贡献力量。”燕华农表示。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