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入选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人数=14年总和4倍多 看德州如何书写当代产才“双城记”

编者按:干出“走在前”的样子,干出“挑大梁”的担当。山东广播电视台推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干字当头 勇挑大梁”专栏,深入挖掘全省16市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展现各地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的生动实践。

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7日讯 德州处在北京、天津、济南等大城市的周边,近年来,实施“错位性”发展战略,逐步走出了一条发掘自身特色优势、推进“北接南融”区域联动聚才的路子。

在北京成府路的中科科仪院内,坐落着一座5500平方米的办公楼,这是德州“驻京人才飞地”。2023年开始,通过发挥飞地这一枢纽平台作用,德州成功与北京搭建起了一条“异地研发、本地转化”的产业接续链条,德州人才发展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戴元滨和职业经理人王民的对接往来也日益密切。德州“驻京人才飞地”设立一年多时间,已经入驻孵化64个项目,带动32个项目陆续落户德州,总投资47亿元。

2022年以来,德州按照“面向京津、对接济南、跨域协同、借力发展”的思路,启动实施人才工作“北接南融”专项行动,推动人才工作由过去的“争”和“抢”,主动向“接”和“融”转变,逐步走出了一条与周边大城市优势互补、错位布局、协同发展的新路子。近3年来,德州市自主申报入选国家重点人才工程45人,是工程实施14年来入选人数总和的4倍多;入选省泰山人才工程55人,超过前18年历史存量。

闪电新闻记者 刘冰冰 周树茂 郑秀程 胡辛炜 苏孟雨 德州台 王一 李立群 报道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