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机床的“逆袭”之旅

由从德国进口,到向德国出口

一台机床的“逆袭”之旅

2月5日,农历腊月廿六,位于武城县的德州红鑫机床有限公司依然忙碌,公司国际贸易部工作人员忙着回访客户,通过电子邮件得知,出口德国的机床使用情况一切正常。

自2023年10月,该公司机床出口德国后,这已经是他们的第3次回访。

一头是德州的武城县,一头是德国的索林根市,双方的机床贸易方式正发生改变。

“德国是世界顶尖机床制造强国,以前都是中国从德国进口此类机床,而现在德国反向采购我们的机床,说明我们的机床技术指标和性价比更高,更值得信赖。”红鑫公司董事长刘爱明谈起产品出口德国,满脸骄傲。

□本报记者王志强黄晓龙本报通讯员李淑冉

这次出口,令他印象深刻。

“德国客户通过网络知道了我们,经过多方考察,深入了解我们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后,才确定了这300多万元的订单。”刘爱明说,包括一台数控刮削滚光机床及40多套配套刀具。

“调试后,我们的机床精准度高于德国客户的需求。比如,测量镗杆的跳动状态,客户要求跳动不大于0.04毫米,而我们的机床跳动只有0.02毫米。”刘爱明说。

红鑫公司成立于2004年,初期主要生产小型简易机床。

“简易机床利润低,高端机床不敢搞、搞不了。因为,高端机床的配件——深孔刮削滚光刀具,咱们生产不了,需要从国外购买,这一个配件的价格就100多万元,超过了我们整个机床的价格。”刘爱明介绍。

不能再被这样卡脖子!2010年,红鑫公司寻求转型,进军技术含量更高、利润更丰厚的深孔刮削滚光机床这一高端细分领域。

生产高精尖产品并不容易。

红鑫公司借势与几家行业领先企业合作成立新公司,汇集优势力量,专注刀具研发。用时3年,进行了上万次试验,2018年,首款国产深孔刮削滚光刀具问世,刀具每个零件精度控制在0.02毫米以内,并申请了12项专利。

在重点难题得以破解的基础上,红鑫公司开始对机床的床体和导轨面等关键部件进行全面升级,与大连理工大学、西安石油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机床的整体精准度、直线度提高了2个等级,加工效率提升3至5倍。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正是由于我们能够把深孔刮削滚光刀具的精度控制在0.02毫米以内,机床的整体精准度、直线度得以大幅提升,才能接到大量高端产品订单,走在了行业前列。”红鑫公司销售总经理高冲说。

据统计,目前红鑫公司是国内郑州煤机综机、中国铁建集团等大型企业的供货商,产品占全国深孔机床市场份额20%以上,并远销俄罗斯、新加坡、印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超5000万元。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