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选人:任常胜

任常胜,男,1954年11月生,庆云县庆云镇石佛寺人士,常年在邹平市魏桥镇经营小超市。2022年10月24日晚10点左右,任常胜在超市关门时,在门口墙角处发现一个黄色袋子,打开后发现里面很多现金。清点之后,金额有一万七千余元,由于数额不小,任常胜当天立即联系了当地村干部协助调查,并及时拨打110,寻求警察的协助。

平凡小店里的诚信丰碑

2022年10月24日深夜,寒意渐浓。任常胜在清扫超市地面准备关门时,目光被墙角一个不起眼的黄色布袋吸引。打开一看,里面整整齐齐码放着一摞现金——足足17474元,这几乎是他半年的收入。“这可能是谁家的救命钱啊!”念头一起,他再无犹豫。尽管夜已深,他立即联系村干部到场见证,同时拨通110报警。他守着巨款,连夜调取监控,虽因角度问题未果,但他心头的重担并未放下。次日天刚亮,他将现金护送至派出所,又马不停蹄地在集市公告、朋友圈、短视频平台广发消息,只盼失主早一刻心安。

经警方细致查证,这笔钱终于物归原主——邻村张强为家中患病老人东拼西凑的救命钱不慎遗落。当张强从民警手中接过这失而复得的“救命钱”时,堂堂汉子当场泪洒衣襟。他定制锦旗、执意酬谢,却被任常胜一句朴实的“谁都有难处,但这钱我真不能要”轻轻挡回。

拾金不昧的暖流在这间小超市从未停歇。仅隔数月,寒冬深夜,任常胜再次在货架缝隙发现顾客遗落的7000元现金。他一遍遍回放监控、询问熟客,终将这笔浸透汗水的积蓄交还至那位农民工手中。对方感激涕零,执意要留下部分现金,任常胜只是恳切地摇头:“挣的都是血汗钱,赶紧收好。”

微光中的道德坚守

任常胜的小超市收入微薄,家境并不宽裕。石佛寺村党支部书记任长军曾这样评价:“老任家条件在村里算一般,但家风正,人实在、厚道,是远近公认的好人家。”多年来,一家人做人本分,做事守信,小店因此生意红火,更赢得了乡亲们由衷的敬重。

面对巨款毫不动摇,一次次将他人财物完璧归赵,支撑这位平凡老人的,正是“诚信”二字沉甸甸的分量。面对赞誉,老人朴实的话语如他的为人一样简单却直抵人心:“将心比心,谁丢了钱都着急。我们做小生意的,更得讲个‘信’字,这样晚上睡觉才踏实。”这金子般的平常心,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能照见灵魂的质地——诚信于他,不是高悬的口号,而是脚下每一步安稳的路。

涓滴成海的诚信回响

任常胜的善举,如同投入湖心的石子,其漾开的诚信波纹持续扩散。如今,他那间普通的农村超市已悄然成为四里八乡诚信教育的“活教材”。常有村民特意前来,不只是购物,更是为了感受那份无形的精神力量。许多父母带着孩子走进小店,希望后辈能从任爷爷身上明白做人的根本。

任常胜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却在每一个面对诱惑的日常选择中积蓄着巨大的道德能量。在这个快速流变的时代,正是无数如任常胜一样的普通人,用他们质朴的坚持,默默守护着中华民族诚信善良的精神血脉。他们或许不曾站在聚光灯下,却以最真实的行动铸就了社会最稳固的道德基石,让诚信之光,得以在人间烟火里恒久传递,生生不息。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