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金刚,男,1981年3月生,德州市天衢新区江南水郡社区卫生服务站现场负责人,外科医生出身,现任该站外科医务负责人。从事社区医疗工作8年来,他始终以“以诚待人,以信立身”为准则,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对待居民热情周到,用一次次上门问诊、一回回耐心照料,诠释着基层医生的职业担当与人文温度,其事迹集中体现“敬业奉献”与“助人为乐”精神,先后3次收到居民赠送的感谢信,被社区居民亲切称为“身边的健康守护者”。
一、以诚待患:上门问诊解民忧,健康守护不打烊
“患者的需求,就是我的责任。”这是付金刚常挂在嘴边的话。江南水郡社区老年居民较多,不少老人行动不便,他便主动承担起上门问诊的任务。2023年,社区40号楼的张大爷因早年事故导致腰部留有后遗症,每逢阴雨天便疼痛难忍,严重时甚至下不了床。付金刚在建立健康档案时得知情况后,当即决定定期上门照料。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无论刮风下雨,他每天下班后都提着医药箱准时出现在张大爷家:先是仔细询问疼痛程度,再用专业手法进行腰部按摩和理疗,最后叮嘱日常注意事项。遇到天气突变,他还会提前打电话提醒张大爷添衣保暖,观察身体反应。一个月后,张大爷的腰疼明显缓解,不仅能独立下床,还能到小区花园散步。2023年10月,张大爷的子女特意来到卫生服务站,送来手写感谢信,字里行间满是感激:“付大夫不仅技术好,心更好,比亲人还贴心。”
二、以情暖邻:耐心细致化焦虑,温情服务暖人心
在付金刚看来,社区医生不仅要治病,更要“治心”。2025年2月的一天,他刚结束上门出诊回到卫生服务站,就看到一位老人面色痛苦地坐在沙发上,因年事已高、听力不佳,无法清晰表达诉求,与护士沟通时显得格外焦急,现场气氛十分紧张。
付金刚立刻放下急救箱,快步上前扶住老人:“大爷,别急,我来看看。”他先将老人搀扶到理疗室的病床上,轻声安抚:“您放松,哪里不舒服慢慢说,我听着呢。”见老人仍有些局促,他一边用手轻轻按摩老人的肩膀帮其放松,一边放慢语速反复询问。10多分钟后,他终于弄明白:老人上楼梯时不慎扭到脚,导致腿和脚踝肿胀疼痛。
确诊后,付金刚先取来冰袋为老人脚踝冷敷消肿,随后拿出活血化瘀的药膏,用掌心焐热后轻柔按摩,促进药物吸收;待肿胀稍退,又为老人做了腿部推拿和红外线理疗。整个过程中,他始终轻声细语,不时询问“这样力度可以吗”“有没有舒服点”。治疗结束后,他又联系上老人的家属,详细告知回家后的护理要点:“24小时内别热敷,尽量把脚抬高,明天我再打电话问问情况。”老人紧紧握着他的手,虽话不多,眼里却满是感动。
三、以业立身:扎根基层守初心,平凡岗位见担当
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外科负责人,付金刚深知基层医疗是居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2024年,社区开展“老年人慢性病筛查”活动,为辖区老人做检查、建档案,结束后嗓子都哑了,却笑着说:“能让老人们安心,值了。”除了日常诊疗,他还主动承担起社区健康科普工作。经常在辖区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高血压、糖尿病的预防知识,演示应急包扎技巧。有居民打趣说:“付大夫的课比听戏还热闹,听完心里亮堂。”
从外科医生到社区健康守护者,付金刚在基层医疗岗位上坚守了8年。他没做出过惊天动地的业绩,却用一次次上门问诊、一句句耐心叮嘱、一回回紧急救助,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医者仁心。正如他所说:“社区医生就像居民的‘健康邻居’,能守着大家平平安安,就是我最大的幸福。”这份坚守与奉献,恰是凡人善举中最动人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