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滕璐 本报通讯员 杨梅
很多人一到夏天,就会感觉身体累,还会出现全身乏力、失眠、心烦、口舌生疮等症状,这大多是湿气重引起的。“此外,食欲不好、大便比较稀、舌苔比较白厚,也是身体湿气重的表现。 ”德州市立医院针灸理疗科主任王传侠说。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让湿气“乘虚而入”,以下几个坏习惯最好避免。
洗头后用毛巾捂着。如果洗完头用毛巾捂着,容易被湿邪入侵。湿邪性黏腻,易伤阳气,因此,洗完头要尽量擦干或用吹风机吹干。
晚上9点后洗澡。养生要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一天之中也有春夏秋冬之分,晚9点至次日凌晨3点为冬,此时要把自己“藏”起来。晚9点,阳气伏于体内,体表缺少保护,是人体防御能力最弱的时候,此时洗澡,湿气容易进入体内,出现寒湿。
吃太多生冷食物。夏季很多人为了解暑,吃太多生冷食物,这是不可取的,因为生冷寒凉的食物会影响脾胃运化和气机升降功能,使水湿停滞胃肠,引起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症状。
猛吹空调。夏天出汗本是一个散湿的重要途径,而在空调环境里,身体毛孔自动闭合,汗排不出来,湿气也就散不出去,只能聚积体内。空调应适当用,室内外温差不要过大,湿气较重时,最好开启除湿功能。“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些去湿气的食物,如红豆、山药、大头菜、白扁豆、薏米、葱、姜、蒜等。 ”王传侠建议,玉米须子和玉米叶子一起煮水喝,可以常喝但最好不要睡前喝,会让湿气蓄积体内无法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