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行动:记黄叶村支书张吉和 优秀基层干部是地头人生导师

    9月11日下午,黄叶村来了两大客车共100多名客人,他们是在山东农业大学培训的各地的村支书和农业合作社的负责人。黄叶村党支部书记张吉和为他们讲授了自己和村党支部30年来带领村民发展致富的经验,赢得阵阵掌声。
    客人离开后,我们称赞张吉和讲得好,像个教授。张吉和说,他真是山农大的客座教授,省人大代表,还有一大堆的荣誉称号。
    随着采访的深入,我们深切感受到,黄叶村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关键在于有一个好支部、好支书。
    带着责任创事业,带着目标抓增收,带着方法解难题,带着感情搞服务,为民办实事,百折不回头
    因为头脑灵活,并且在北京当过兵见过 “大世面”,1984年,28岁的张吉和被村民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村集体没有一分钱的收入,办公室连张办公桌都没有。 ”为改变这一贫穷落后的面貌,他带领乡亲们开垦荒山种植果树,利用饲草丰富的优势发展养殖业,引进项目进行石料加工,甚至附近部队废弃多年的防空洞都用来种蘑菇。经过多年的努力,村里已拥有洗煤、制沙、建筑、榨油、陵园5家企业及千亩核桃园产业,今年上半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13760元。 “在开垦荒山时张书记跟我们一起吃住在山上,挑最难的活干,那段时间他瘦了一大圈。 ”该村张传林老人说。
    苦点累点算不得什么,更大的难题是乡亲们的不理解。 2003年8月的一天,张吉和接到紧急通知,为保证肥矿集团炸药库的安全,该村建在其附近的养殖场必须拆除。因为里面存栏畜禽15万只,养殖户不肯拆迁,情绪非常对立,扬言“宁可炸死也不挪窝,要拆就拆炸药库”。“你出去干个建筑队,一年最少也挣个三万五万的,何必再干这得罪人的活。 ”面对家人的劝说,他丝毫没有动摇。 “我是村党支部书记,带领乡亲们致富、维护周围环境的稳定是我的责任,遇到什么困难也不能打退堂鼓。 ”为了避免将矛盾激化,他组织乡亲们连夜修建新的养殖场,一时不能安置的就把牲畜放在自己家里,深受感动的养殖户最终按期拆迁。
    为使金沙矿业项目顺利开工,张吉和连续28次跑部门,最终取得开采许可证;已建成的金顶山陵园项目,仅立项便跑了一年多的时间……在张吉和的带领下,村支部形成了“带着责任创事业,带着目标抓增收,带着方法破难题,带着感情搞服务”的工作理念和作风,村党支部被授予“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齐鲁先锋”等荣誉称号。
    将群众冷暖时刻放在心头,五保户老人感叹“村干部比儿女还体贴”
    “婶,你让他们小两口把这些东西准备全了邮给我就行,我们替你去办理,没必要让他们往回跑了。 ”9月10日,刘桂兰老人来到该村的综合服务室,替在外地打工的儿子咨询办理准生证的相关事宜。负责计生的郑春凤一边热情地向老人介绍,一边给她写下需要准备的材料。
    为让群众少跑路,该村成立综合服务室,内设民政、低保、计生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窗口,在为他们提供各类政策咨询的同时,还“陪办”、代办便民事宜。此外,哪家邻里不和了、谁家婆媳闹矛盾了,村干部都会登门调解。 “我们农村分啥工作日啊,什么时候有事什么时候去,完了事才回来,从下午调解到晚上是常事。 ”村干部杨泽庆说。
    村里对大街小巷进行硬化、绿化、亮化,并投资100多万元为村民安装上有线电视,并购买健身娱乐器材,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 60岁以上老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由集体承担,其余群众补助一半;给幼儿园、小学的孩子们每人每年免费做两身校服;独生子女户、双女绝育户的孩子上幼儿园、小学、初中均按月给予奖励补贴……
    屈甲明和付根生是该村五保户,每当逢年过节,张吉和便把他们请到自己家里来共享天伦之乐。 “别看俺没儿没女,但村干部们比儿女还体贴,俺的生活一点也不比别人差。 ”深受感动的屈甲明逢人便说。
    照照优秀基层干部这面镜子,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境界得到提升
    工作头绪多、任务重、压力大,“五加二、白加黑”是常态;他们身处矛盾焦点,没有减压阀,也没缓冲带……通过在黄叶村蹲点,记者一行深刻体会到基层干部的艰辛和不易。
    “通过几天的密切接触,我深刻感觉到农村干部的不容易,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作为一名宣传工作者,我们要引导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客观公正地宣传评价农村基层干部,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为他们干事营造良好的环境。”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王德胜说。
    “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干部激励保障机制,体谅他们的难处,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泰安某部门机关干部赵华在活动结束时发出这样的感叹。
    张吉和不仅是发展致富的 “客座教授”,也堪称做人做事的“田间导师”。晚饭后的谈心会上,我们一行的同志都深有感触:“都觉得新闻工作苦、累、压力大。但是,和张书记比起来、和黄叶村的干部比起来,我们的苦、累和压力,实在算不了什么。和他们比比,我们没有理由不把工作当事业,没有借口不为事业而奉献。 ”
    □本报记者 刘同江 张志宁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