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拓宽新能源产业发展空间

    第三届太博会开幕以来,记者深入各展区,亲身感受到了新能源给人们带来的种种惊喜。用太阳能烤鱼、烤肉、烤土豆等,令人啧啧称奇;各种太阳能灯、阳光罐、儿童车等,令人爱不释手;此外,还有各式各样的电动汽车、电动房车、电动观光车等,令人大饱眼福。本届太博会中的展品增添了诸多“新生代”,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我市新能源产业,特别是太阳能产业,其创新的步伐不断加快,成就日新月异。
    长期以来,我市太阳能产业的主导产品主要集中于光热利用,如热水器及其零部件的生产、供应;后来,逐渐拓展到光伏、光电产业,如大型照明灯、节能建筑产品,以及电动汽车等产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太阳能产业步伐紧跟,发展势头迅猛。在此情形下,难免会出现竞争加剧的局面。这种局面,将迫使企业不得不压缩成本、降低利润,进入微利竞争状态,影响企业的发展速度和新能源产业规模的快速膨胀。
    然而,本届太博会所展示的这些新产品,给太阳能产业,特别是诸多投资客商释放了一个鲜明的信号——创新,能够拓展无限宽广的事业天地。太阳能,绝不仅仅是热水器、照明灯的代名词,它更是将来炙手可热的新产业、大产业。如果将传统太阳能“大件”比作“重工业”的话,那么,这些太阳能小台灯、小电筒、儿童车等,则属“轻工业”。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轻工业”小产品种类繁多,有着无限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智者识机,见微知著,难怪广州市一位企业家看到这些,激动得不得了,喊出“真想立马来德州发展”的心声。从这一点讲,本届太博会以创新促合作,收到了“四两拨千斤”之效。
    创新,是拥有核心技术的唯一途径。谁善于创新,能够做到“无中生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谁就能一路领先。本届太博会上亮相的小产品让人们看到,太阳能、新能源的产业发展空间是无限的。由此,我们有理由乐观地预见——太阳能产品,必将与人类的日常生活走得更近、贴得更紧。□本报评论员 孙玉海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