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四张地图推进精准脱贫

    德州新闻网讯(王涛 王玉磊 伏胜旺)6月20日,武城县老城镇范庄社区光伏科技示范扶贫产业园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紧张施工。该项目由青岛昌盛日电公司投资3.57亿元建设,主要建设光伏大棚130个、规模20兆瓦。目前,3200平方米的渔光互补示范项目已投入使用。
    “生产区内的大棚提供给附近贫困户免费使用5年,帮助48户134名贫困群众脱贫。 ”老城镇党委书记于春峰说,“同时,我们优先录用729名贫困群众进棚务工,人均年收入可达2.6万元。”不仅如此,范庄社区年可获得土地流转收益90万元,有效保障了群众住楼不丢地、不种有收益,实现了“造血式”扶贫。社区群众通过股金、租金、薪金“三金”汇合,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扶贫开发工作事关广大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来不得半点虚浮和应付,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新的思路、更实的举措,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 ”武城县委副书记、县长张磊说。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武城县在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的基础上,深入开展“村短板、户需求”精准摸底排查活动,全面掌握各村庄社区集体经济、“五通十有”缺项及短板、贫困户的贫困状况、脱贫意愿和需求,在全市率先提出“四个精准”,绘制了《精准脱贫地图》《产业项目地图》《精准帮扶地图》和《省定贫困人口精准脱贫规划》四张地图,实行挂图指挥、挂图作战,强力推进精准扶贫。“四张地图既是作战图,也是军令状,全县贫困农户、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哪个区域,贫困村由哪一级第一书记帮包、每年脱贫多少人、采取何种手段脱贫,都在地图上显现出来。”武城县副县长、扶贫办主任杜文陆说。目前,53个省定扶贫重点村中35个村扶贫项目实施方案已批复,15个村的扶贫项目已开工建设。“政府补贴6000元,养牛一年出栏,扣除成本,一头至少可以赚4000元,我琢磨着明年多养几头。 ”6月16日,看着茁壮成长的牛犊,武城县郝王庄镇庞庄村贫困户张洪林很高兴。针对张洪林这样的贫困户,武城县制定出台《武城县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坚持短期扶持与稳定脱贫相结合等“四个结合”、明确党委政府主导、行业部门主帮等“五大责任主体”和实施精准识别完善工程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全力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我县牢牢把握产业扶贫这一根本,充分发挥本地优势,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新模式,变传统的‘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 ”武城县扶贫办常务副主任王洪胜说。去年以来,武城县发展产业扶贫项目100余个,覆盖种植、互助社等领域,探索出“乡镇大集中发展、村委会小集中发展、合作社联合发展和贫困户自主发展”四种产业发展模式,2.4万人实现脱贫。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