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云东辛店镇东辛店村农民的新生活

东辛店村整齐的农家二层小别墅。

闲暇之余,刘春林陪着老伴编坐垫。

看护小孙子,让刘春林享缠膝之乐。

抱着孙子上楼的刘春林生活也迈上了新台阶。

60岁的能人刘春林有时候会感觉累。要强了一辈子的他,为了“过上好日子”这样一个朴素的愿望,即使到了晚年,仍在建筑工地上忙碌。
刘春林其实现在感觉很幸福。有人到庆云县东辛店镇东辛店村学习“两区同建”经验的时候,他会很热情地邀请人到自己家里坐坐——这是一栋两层小别墅式的建筑,吊顶、木门等各种装修与城市家庭没什么区别。几排两层楼房之间,是坚实的水泥路。有几家门口立起的盛满金黄玉米的两米高大囤,让人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农村社区。
能作为第一批搬迁户搬出老村,住进全村仅有的49套小别墅,刘春林感觉很幸运,“后来再搬的就得搬到多层里去了。”“多层”是指与这些小别墅一条路之隔的几栋即将交付使用的五层居民住宅楼,是周边小吴家村、小毕村、小孙村与东辛店村的集中定居点。


为人盖楼十几年


什么是“好日子”?辛苦了一辈子的刘春林给不出确切的定义,但他很笃定地说:“就是现在的日子。”“好日子”是相对于过去的“苦日子”来说的,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刘春林的经历很能引起共鸣。
刘春林有个五口之家,需要供养三个孩子上学,尤其是两个女儿先后上大学,“把十万家底全花光了。”两个女儿现在已经工作,并且有了各自的家庭,一个在德州工作,一个在县城工作。“买房花了不少钱。”刘春林说。
能把这个家支撑到现在,靠的是卖一把力气。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四年前因母亲有病返家的这十六七年时间里,刘春林一直和几个老乡在天津塘沽的建筑工地上打工。他们建过博物馆,盖过商品楼,闲下来的时候,也曾在简易的临建房里幻想过,什么时候自己也能住进这样的小区啊。
刘春林的家在庆云县东辛店镇东辛店村。村外有个集市,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村里在集市旁规划建设两条商贸街,鼓励人们到村外去建房居住。二十多年过去了,村里的人越来越少,渐渐呈现出空心村的样子。
刘春林也起了搬出去的想法。“村里的路太难走了。”他伸开双臂比划着说,“一条胡同就这么宽,板车都没法拐弯。一下雨,土路根本没法走。”他意识到,村里人越少,修路的可能性越低。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