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敬老院里老人的幸福生活

住在敬老院的老人们。记者 刘振兴 摄

    宁津县杜集镇敬老院干净而整洁。一个农家院模样的小院落里,有的老人靠着椅子在晒太阳,有的眯着眼捧着收音机陶醉在京剧世界里,还有的在菜园子里侍弄蔬菜……
    2012年10月23日,九九重阳节那天,这所小院里充满了欢声笑语。5个45寸的大蛋糕摆在了全院91位孤寡老人的餐桌上。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嘻嘻哈哈吃得满脸奶油,就像群“大小孩”一般。
    今年76岁的王俊和老大娘是这些幸福“大小孩”中的一员,她三年前入住这家敬老院。“能过上现在这样让人舒心的日子,是我以前在家时做梦也想不到的事。”王俊和老人一边把刚刚从院子里采摘的鲜花插进花瓶,一边和记者拉家常,说话时,她内心充满了感激之情。
    三间破旧的土坯房,一台老旧的电视机,这些就是几年前王俊和拥有的全部家当。“儿子走了以后,不仅没有了生活来源,连说话的人都没有了。”已经守寡了近四十年的王俊和这一辈子有着太多不幸与痛苦。
    那段伤心往事,王俊和并不愿和人多谈,她只是感慨于自己的“命苦”。
    冬天的日子总是那么漫长,村里人时常会看见孤独的她身穿土布衣服,佝偻着腰到村头拾柴禾取暖的背影。“连电费都交不起,那还有钱去买衣服和取暖的煤球?”王俊和老人叹息道。
    那个时候,王俊和最怕的就是过春节,看着街坊邻居一家人团团圆圆地坐在一起包饺子,吃年夜饭,内心万般苦楚的她只能躲在家里偷偷地擦拭着眼泪。“白发人送黑发人”,她对自己的晚年早已不再抱有丝毫希望,“命不济,到哪都不行,日子过一天算一天吧。”
    老人日子过得难,村里人都清楚。每到农忙时节,邻居们都会走上前来搭把手,帮着老人收拾庄稼,村里和镇上也一直在为她申请进敬老院。王俊和只是给镇上干部说,先来敬老院看看,要是还行就住下,住着不行的话就再回村里。
    当王俊和走进杜集镇敬老院公寓宿舍,看见衣柜、电视、健身房一应俱全,摆设与宾馆标准间无异,窗台上的花草生机勃勃时,她就放下包裹,一屁股坐在沙发上不走了。“这里还有地暖呢,冬天再也不用熬着过了。”王俊和对这里的一切都很满意。
    在这里,王俊和除了能领取55元国家补助外,还能再从敬老院院长那领15元,“每年换季时,院里还给发新衣服。”王俊和从衣橱里把今夏新发的半截袖倒腾出来给大家伙“显摆”。
    自从住进来,王俊和每一天都过得很有滋味。勤快的她一有时间就到伙房帮忙摘菜蒸馒头,有时候还会和老伙伴们聚在一起打打麻将,说说笑话,“老人们坐在一起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吃完晚饭后,她还会到电视间等候观看山东电视台的一档闯关节目,看着参赛员不慎落水窘迫的样子,王俊和被逗得前仰后合,笑个不停。
    在院子里住闷了,王俊和就与84岁的舍友结伴到离敬老院2公里外的小段庄赶集,买点想吃的点心。“现在享福了,就不能再想以前的苦日子了。”整日乐呵呵的王俊和觉得日子又有了奔头。前几天赶集时,王俊和买了几张红纸,用剪刀精心裁剪了一个“囍”字贴在了自己床头。
    近两年,宁津县民政局投资100多万元为7处敬老院进行整治清理,还为另外4处新建敬老院按照省一级标准,为老人统一配备床、桌椅、橱柜、沙发、电视机等生活设施及健身器材。“把每位老人当做自己的亲人,用真情和真心对待他们,让老人们感受到浓浓的家庭温暖,他们的晚年才会美满,幸福指数才会进一步提高。”宁津县民政局局长刘俊利说。
     □记者 靳东群 通讯员 孙久生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