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贫困家庭圆梦住房 200多户受益廉租住房

宁津县第一个廉租住房小区兴龙小区。记者 刘振兴 摄

    有一天晚上,电闪雷鸣,暴雨突降,睡得迷迷糊糊的刘文胜猛然醒来,叫老婆赶紧起来,“快拿盆子接雨水!”“你睡迷糊了吧?咱不是在平房里住了,咱在楼房里呢!”看着结实的窗棂,雪白的墙壁,刘文胜这才清醒过来,自己早就搬家了。
    刘文胜是宁津县一名普通的廉租住房受益者。
    对于这个从结婚就一直在外边租房,到孩子高中毕业都没有买房的中年男人来说,租房的记忆深深地烙在了生命的印记里。下雨屋里漏雨、冬天屋里结冰,这曾是无奈接受又无力改善的现实。
    刘文胜曾经是令人羡慕的对象:考上中专,从此跳出坷垃地,户口变成非农业户口,毕业以后分配到宁津县粮食系统工作,当时这被认为比铁饭碗还铁饭碗的工作,“到什么时候人也得吃饭啊!”但命运喜欢跟人开玩笑。16年前,粮食系统改革,刘文胜下岗了,铁饭碗也丢了!
    屋漏偏逢连阴雨,在县棉纺厂工作的妻子不久也下岗了。两口子为了生存不得不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打工生涯。
    当初为了照顾在县城上班的妻子,刘文胜没有住在乡镇粮库的房子里,而是选择了在县城租房住,唯一的女儿就是在租住房里出生。一直到女儿上大学以前,这个家庭因为房租、房东等各方面原因搬了四次家。“俺闺女有一回问过,爸爸,咱什么时候能买上房啊?”刘文胜听了之后很心酸,懂事的女儿很少抱怨什么,这次从刚买了楼房的同学家回来,忍不住问自己。
    夫妻俩何尝不想买房,但现实却喜欢和这个家庭开玩笑:前些年攒了点钱想付首付买房,但父母先后患病,开销巨大,把攒的那点钱全花了不说,还借了不少外债。这些年夫妻俩从来没断了买房的念想,但房价慢慢涨得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能力。“我们现在给人打工,我一天平均能挣50块钱,她比我还低。”刘文胜说,“到前年才最终还完账,哪有钱买房啊。”
    日常开销再加上女儿上学,对夫妻俩来说已经是沉重的负担,更何况一旦买房后要每月还贷款,对此刘文胜连想都不敢想。
    事情并非没有改变,2010年,夫妻俩从电视上获悉,宁津县正在实施廉租住房工程,在跑完严格的审核和公示程序后,一家三口享受到了货币补贴,“每人每个月按15平方米补贴现金。”刘文胜对政策很熟悉。
    到2011年下半年,刘文胜的货币补贴被取消了——因为他分到了一套廉租住房。这套房一共48.5平方米,一室一厅,厅与室隔楼道分开,刘文胜在餐厅里摆了一张单人床,“女儿回来的时候,我就在这里挤挤。”
    这套房每月租金50多元,刘文胜一次性交上全年的租金才600多元,“原来住条件差的平房,一个月还得200元呢!”全家对此很知足,“虽然不是自己的,但政府不会随便撵咱,就跟自己的家一样。以前的同事来看过,很羡慕,问我怎么才能申请?”
    女儿去年考上了大学,县里给办理了助学贷款。生活似乎走出了低谷,一条渐渐光明和宽阔的大道呈现在夫妻俩面前。“有条件还是想买自己的房子。”刘文胜说,这个梦想或许会成为现实,宁津县经济适用房项目和公租房项目等保障性住房工程已经向上级审批。
    2010年以来,宁津县已经有200多户像刘文胜这样的家庭受益廉租住房,仅在兴龙小区,就有100户。而到2012年底,这个数字将变成200多户,2013年,宁津县将解决690户住房困难家庭的廉租住房问题。其他的保障性住房,如经济适用房和公租房,也将推出690套,能极好地满足困难家庭的住房需求。
    一个宜租宜买的住房保障体系将全面建立起来。
    □记者 陈鹏 靳东群 通讯员 孙久生 孟娟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