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元”助力幸福晚年

  □记者 马宝涛
  55元,按眼下的市场行情来算,大约等于15斤鸡蛋、20斤大米、8斤五花肉;要是买馒头,差不多是110个;大白菜,至少也得200斤。当然,55元,数额其实并不大,只是对并不富裕的家庭,尤其是年老体迈,而且没有了进项的人们来说,它却依然有着不轻的分量。更加重要的是,有个词叫作集腋成裘,“钱儿不多,架不住月月都有呀,让你手头不会断钱。”马金生家住宁津县长官镇双孟村,这位71岁的农民已经领取了7个月的养老金,他发现:“如果攒多了,也挺解饥渴。我春节买个电暖气,花了200来块钱,还剩下两张呢。”

  ◎心里更有底气了

  “跟人家有正式工作的退休人员一样,俺也按月领养老金了!”在农业银行跃华储蓄所,从怀里掏出那张绿色的银行卡,来自运河街道办事处张庄村的刘希山笑得合不拢嘴,“活到73岁,这样的好事以前想都不敢想。”
从社会到家庭,“和谐”二字,是“养老金”创造的连带效应。“最起码手头松快了,有些花钱的事自己能做主了。”去年9月20日,在市区首批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发放仪式上,石家园社区王瑞明曾上台发言,他说今后有了养老金,减轻了儿女负担,就连自尊心也增加了。
虽然中华民族自古崇尚孝道,赡养老人是道义和法律赋予儿女的义务和责任。但现实生活中,仍有一些家庭因为赡养老人和几十元养老金产生矛盾。殷志刚是宁津县时集镇桑庄村党支部书记,自称“调解了半辈子家庭纠纷”,他发现“社保全覆盖”的推行,虽然没有也不可能全部杜绝家庭矛盾,但大大降低了此类事件的发生概率,这是不争的事实。
而在企业职工王海洋的印象中,只有有工作的人退休后才能享受养老金,在三年前的2009年,听说禹城被列入国家首批新农保试点县,让他眼前一亮;两年前的2010年,德城“三区合一”,成为第二批国家新农保试点县,他感慨社会保障发展之快;去年,住在平原县老家的父亲开始享受养老待遇时,惊喜万分的他没有迟疑,就给58岁的母亲交上了保费。因为他清楚,接踵而至的好政策,给正在事业打拼阶段的自己助了力、解了困。
55元,让无数人终结了拮据或苦涩的过去,并借助这笔源源不断的养老钱,编织着幸福的晚年时光,生活上、心理上的温暖感受,让他们出手大方了,腰板硬朗了,底气更足了。
人们还有感而发,用各种方式表达领取养老金的喜悦之情。在陵县义渡口乡大范家村,村民最近自发找到妇联主任范春丽,自编自演了一台文娱节目。

  ◎对未来不再担忧

在德州,感到越来越幸福的老人大有人在。以去年7月1日为界,“社保全覆盖”开始实施时,已经年满60周岁的城乡居民,都可以无偿领取基础养老金。来自市人社局的统计显示,这一人群规模为70万。半年时间过去了,因为没有二代身份证等原因,尚未领到养老金的老人,已经屈指可数。
而更多的年轻人,则积极参保,正在为自己的老年生活储蓄幸福。“一年交100块钱,从哪里省不出来?”在济南打工的谢丽丽说,去年“十一”,她听说农民也能领取养老金的消息后,曾经特意给邻居打回电话,请对方给自己垫付参保费用。
对未来的生活保障不再担忧,是年轻的城乡居民的普遍感受。“社区干部说了,这养老金以后还会涨。”今年49岁的贺金玉称,自己也曾猜想养老金肯定会涨,因为他觉得,这就跟电视上说的“七连涨”一个道理,更何况他离“退休”还有11年光景,“国家越来越富裕,怎么可能不涨?”“俺家哥五个,家庭收入低,而且收入很不稳定,有了这个政策,将来都有保障了。”在市交警支队综合楼工地,德建集团一建公司农民工何鹏说这话时,满脸幸福,“我入的是职工养老保险,他几个入的都是农村那个保险。”“社会化发放,按月支付终身。”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中的这句话,让人们吃下一颗定心丸。这项政策的更大意义在于,养老保险体系中的短板和缺失问题,从此淡出德州历史,全体居民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局长展德明告诉记者:“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上涨情况,今后将逐步提高养老待遇水平,充分体现社会保险的普惠性和共济性,让广大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生活质量水涨船高

像马金生一样,家住禹城市辛店镇的杨荣国夫妇,也已开始领取养老金。由于“干不动了”,杨荣国家的三亩多地都包了出去,一年3000元租金仅够维持日常开销,老伴患有糖尿病,膝下无儿无女,他们多年来一直依靠村集体和镇政府照顾,“现在给政府减轻负担了,这养老金虽然不多,至少够买几盒药的”。有了闲暇,二人还经常到镇政府门前的广场上溜弯,周围邻居都说他们越活越年轻。
家住运河开发区闫家口村的刘淑坤,儿子因车祸致残,日子捉襟见肘。面对记者,她手持存有养老金的银行卡竟热泪盈眶:“我家靠低保生活,咱一个农民,真没想到这辈子还能领上养老金。”就在两年前,年近七旬的她还曾外出打工。
每月55元,让年老体迈的农民珍爱有加。对于那些生活在城市,从未参加过养老保险的老人来说,意义同样不同寻常。老两口的养老金加起来,每月领取110元,家住农校附近的管凤祥从此“手头有了活钱儿”,因为子女依然定期给付赡养费,这“额外”的收入便使他们头一次有了“积蓄”。
更多的老人,因为有了养老金,生活质量水涨船高,“太高的标准咱不奢望,一星期吃两顿肉不成问题。”说这话时,家住长河小区的孙海银笑容灿烂,“我一辈子没正式工作,住的是经适房,没有退休金,现在给物业打杂,老了生活水平倒上来了。”
55元钱,给人们心里注入的暖流也不可不提。“现在经济发展了,我们也分享到发展的成果了,虽然不缺这几十块钱,至少说明政府心里有我们。”在天衢东路小学附近,坐在幸福苑的石凳上,一位韩姓老人手里拿着戏词对记者说,“现在是越来越幸福了。”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