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屯”变成了电脑村

金永波

 

在黑龙江大庆市肇源县东北部20公里处,有一个小村子,名叫新立村。因为住在村里的64户人家,全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从山东梁山县集体移民过来的农民,所以,当地人又都叫它 “山东屯”。

“山东屯”新建在盐碱荒滩上,它既不靠公路,也不靠铁路,更没有码头。而且不通电,没有电灯和电话。全村只有一口井,打出来的水全是混浊的盐碱汤。虽然山东人很能吃苦耐劳,智慧肯干,但是,因为地处偏僻、交通闭塞,加上水土不好,生产队里不分钱,又不允许搞副业,因此,家家的日子过得都挺累。

10年前,我到“山东屯”去采访贫困户时,村里是崎岖的泥土路,家家住的全是干打垒的土平房。各家的屋内除了有几套破旧行李和锅碗瓢盆外,再没有别的东西。村委会主任老王愁眉苦脸地对我说:“农村实行‘分田到户’后,虽然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了,日子也比以前好过了。但是,由于这里太偏僻闭塞了,遇到下雨天胶轮拖拉机都开不进不来,村里的粮食、蔬菜都运不出去,加上,土地瘠薄,种地也就是弄个年吃年用,在短时间内还是富不起来!”

今年国庆节,我又去“山东屯”。令我感到欣喜地是:昔日村里的泥土路已变成了水泥路,家家户户的土平房已变成砖瓦结构的二层别墅。室内电灯、电话、彩电、冰箱、电脑、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而且安上了自来水,燃上了液化气。各家还都在最显眼的地方安放了一个大书架。书架上摆满了党中央文件汇编、国家政策、法律和农业科学技术以及各类词典等书籍。

村党支部书记老王笑逐颜开地对我说:“自从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实行了公路村村通、水电户户通工程,现在是路畅了,车通了,水甜了,灯亮了。给大家在生产生活出行等方面都带来了很大便利。”

说到这里,他稍停了一下,接着,他激动地说:“特别是对电脑,俺体会最深。用俺在黑龙江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孙子的话来说,它是一条‘信息高速公路’。通过这条‘高速公路’,大家不仅可以看到国内外新闻,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令,而且可以学到现代化农业技术,了解和掌握国内外市场信息,进行网上购销,还可以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文化品位。因此,俺说它是一条‘发家致富路’,‘光明幸福路。’”说着,老王开心地笑了!

老王告诉我,他们村当年从山东梁山移民过来的老乡共有王刘郭马四大姓氏,最先买电脑的是他家。结果,他在改造盐碱地的第一年就借上力了,运用网上专家所讲的技术,初步见到了效果。后来,他的家族就都参与进来,到第二年获得成功,使水稻亩产达到500公斤,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家家都买了电脑。因此,“山东屯”被誉为“全省电脑第一村”。他说:“近几年来,大家利用电脑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自觉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已经按姓氏,分别形成了种、养、加、运四大主导产业。比如,俺王姓家族主要承包改造全村2000多亩盐碱地,种植水稻,产量逐年上升,今年实现亩产750公斤,经济效益更加可观;再比如,刘姓家族主要从事养殖奶牛、瘦肉型猪和蛋鸡。现在,他们养殖的奶牛、生猪、蛋鸡已分别达到500头、6000头和10000只,收入也是相当不菲。至于郭姓家族办的米面食油加工厂、稻秆工艺品加工厂和马姓家族办的货运公司,每年收入也都超过俺。因此,你看俺村这些父老乡亲,在短短不到10年当中,就已实现了脱贫致富,而且距离全面小康也不远啦!” 说到这里,老王开怀大笑起来!

  老王的妻子接过话茬儿,喜形于色地说:“你咋不说呢,近10年来,党中央号召大家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国家的政策也越来越好了,俺农民种地免税,种粮还给补贴,孩子上学免费,医疗养老还实行保险。俺农民全面奔小康的信心和干劲更足了!”说到这里,她的脸上写满了幸福的喜悦……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