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全面落实人才新政“黄金30条”

    “我们为里约奥运会11个大项提供了器材,成为本届奥运会最大的器材供应商。能够取得如此成绩,与我们一贯的人才战略密不可分。 ”9月1日,刚刚从巴西里约回来的泰山体育产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卞志良如是说。在德州,重视人才的企业不光是泰山集团。今年以来,我市科技创新活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十分活跃,新建院士工作站11家,引进两院院士12人;新建市级重点实验室26个,全市664家企业已与515家高校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强力推进下,全市产业和企业创新潜能不断释放。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0.45%,列全省第3位;高新技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41.58%,居全省前列。 ”市科技局局长张慧君介绍。

人才与项目对接优化产业生态

    在日前举行的硅谷创业——德州产业项目路演对接会上,美中发展促进会博士团8名成员进行了项目路演,我市企业家纷纷利用提问机会,与博士团成员进行交流探讨。“这次活动让我深刻感受到德州市求贤若渴的气度与胸怀,真心希望双方继续增进交流合作,争取让更多高端人才和项目落户德州。 ”美中发展促进会会长、硅谷科创公司总裁张汝惟表示。
    重人才更要留人才用人才。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创建鲁北人才改革试验区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着力转变人才观念,坚持引资、引智、引技相结合,大力引进龙头型项目、创新型企业、基金公司、研发团队、领军人才,打造产业、资本、人才、项目和公共研发平台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系统。在8月9日召开的全市科技创新暨人才工作奖励大会上,市委、市政府对“德州尧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海洋传感器创业团队”等16个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进行奖励,奖励总金额达3100万元。
    “我们引进的每一名高层次科技人才,都和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紧密结合在一起。如我市引进的长江学者、泰山学者、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洪文,成立了马铃薯机械产业化创新团队,在国内率先对马铃薯种植机重种、漏种产生机理进行研究,确定智能控制方案,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今年他还入选了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 ”市人才办主任周春华介绍。

专家与企业对接提升核心竞争力

   9月3日,在庆云县昊天焊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紧张有序地忙碌着。“我们2015年和山东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院建立合作关系,在企业设立了山东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实习基地和产学研基地,学院每周都会根据企业需要,安排2名专家到这里进行技术指导。特别是今年上半年,该学院孙俊生教授帮助企业研发了新型药芯焊材,大大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该公司经理杨宝胜介绍。
    为使各地专家学者能与企业精准对接,我市采用“走出去、请进来”发展战略,积极对接高校院所,先后与教育部、中科院等单位签订战略协议。自去年我市被教育部确定为“蓝火计划”试点示范城市以来,先后有两批博士生工作团来我市进行帮扶对接。 8月23日,第二批“蓝火计划”博士生工作团德州分团任期结束,1个月内,由17所高校38名博士生成立的工作团,先后奔赴我市7个县市区的29家企业进行对接帮扶,共为我市企业调研梳理分析技术需求80余项,协助解决、组织技术难题攻关50余项。其中,驻临邑县天鼎丰有限公司的山东大学博士郭云力针对操作流程不合理等问题,从3个方面提出了合理的改进方案,解决了起毛断纤和纤维飞花的问题。

政策与人才对接激发创新热情

   今年初,香港大学博士赵景瑞打算辞职创业,在网上了解到禹城的人才政策,专门来实地考察。短短几个月,在当地人才服务专员帮助下,他成功注册了公司,住进了人才公寓。如今,他的一项研究成果在当地一家饲料加工企业派上了用场,企业生产效率提高了30%。
    我市强化“用效益体现价值、用财富回报才智”的工作理念,对志愿到德州这片沃土施展才华、创造价值、实现梦想的有识之士,给予鼎力支持、倾心服务。去年11月,我市制定人才新政“黄金30条”,市财政每年列支不低于1亿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上不封顶,保证所需,引起广泛关注。为确保把各项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今年5月,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科技、人社、经信、财政等10个市直部门,研究出台了28个配套文件,每一项都明确了责任部门和兑现标准、时间等。目前,全市首批3939万元扶持奖励资金已发放到企业和人才手中,包括德州市现代产业首席专家科研补助和生活补贴、2015年度省级以上企业创新平台奖励等。
    “下一步,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落实人才政策措施,不折不扣兑现奖励,保护创新创业激情。尤其是对外来人才专家,将在工作生活上给予关心照顾,及时解决好配偶就业、子女教育、住房、出行等问题,努力在全市形成人人关心企业、爱护企业家、尊重专家人才的浓厚氛围。”周春华说。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