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发文支持德州加快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

我市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又获重大利好消息,6日,记者从省政府获悉,为落实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支持德州建设“一区四基地”,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我省印发了《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德州加快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鼓励京津冀和省管重大项目优先在德州布局,支持德州成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微中心”,打造产业转移载体。
据了解,本次出台的《意见》主要从重点领域改革的推动,打造优势产业、科技服务和高素质劳动力3个基地,以及加快建设绿色生态功能区建立、提高支撑保障能力等六个方面作了相关规定。


支持德州与京津冀社保卡互通互联


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先行先试。包括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投融资机制改革、提高公共服务效能、优化营商发展环境,主要是支持开展新型城镇化、智慧城市和海绵城市、产业金融试验区、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等试点改革;优先保障“一区四基地”建设用地;在医疗、养老、文化等领域加大扶持力度;加快诚信体系建设,依法下放一批审批权限等内容。
在“提高公共服务效能”一项中,明确提出支持我市在京津冀地区就业、社保关系转移接续、就医结算等领域社保卡互通互联。在德州选择1个县(市、区)开展全省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支持德州加强养老服务能力建设,打造面向京津冀的生命健康产业基地。


支持德州申报建设综合保税区


打造承接优势产业转移基地。包括发展特色优质农业、高端高效产业、现代商贸服务业、提升承接载体功能,主要是支持德州申请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鼓励京津冀和省管重大项目优先在德州布局;规划建设鲁北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和生命健康产业基地;支持德州成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微中心”,打造产业转移载体等内容。
在“提升承接载体功能”一项中,提出支持德州成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微中心”选址地,打造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区。支持德州申报建设综合保税区。加快推进德州生态科技城、黄河国际生态城,以及中关村齐河科技园、天津—庆云红云高新技术开发区、乐陵循环经济示范园等载体建设。


支持德州学院申报创建德州大学


打造科技创新服务基地。包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强人才引进培养,主要是支持德州提升应用技术发展水平、建设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载体、建设创新谷、区域性大数据服务中心、相关人才引进培育政策给予德州优先考虑等内容。
在“加强人才引进培养”一项中,提出争取京津冀地区知名高等院校落户德州,在德州设立分校或双方开展联合办学,支持德州学院申报创建德州大学,高校招生计划给予优先安排。支持德州建设国际学校。复制推广省级人才改革试验区试点经验,支持德州创建鲁北人才改革试验区,成立区域性引智协作联盟,加快建设中国新能源和生物产业引智试验区。


鼓励校企共建教学基地


打造高素质劳动力资源基地。包括加强技能培训平台建设和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支持申请建设全国民办教育发展实验区和山东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加大省级“金蓝领”培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省级示范专业群等项目扶持力度;深化与京津地区高素质劳动力资源供需合作等内容。
其中,鼓励多元化办学体制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扩大职业院校、技师学院与本科院校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范围。鼓励校企共建教学基地,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和转岗培训,深化与京津地区高素质劳动力资源供需合作。


支持多个旅游项目升级


加快建设绿色生态功能区。包括强化环境污染治理、加大生态建设力度,主要是加快推进环保重点工程建设,支持申请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和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争创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市等内容。
其中,明确提出推进黄河故道、京杭运河等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加强马颊河生态岛、乐陵千年枣林等生态功能区建设。支持德州与京津冀区域旅游联盟对接合作,支持黄河国际生态城创建国家旅游度假区、黄河故道森林公园创建省级乡村旅游度假区等扶持政策。


千万资金助力养老改革


提高支撑保障能力。包括加快交通网络建设、加强能源水利设施建设、创新财税和投资扶持政策,主要是支持与京津冀实现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支持德州申请创建第三批国家公交都市,加强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和骨干河道治理,在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加大财税支持力度等内容。
其中,明确提出建设德州至济南城际铁路。给予德州1000万元补助资金,用于开展全省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对符合条件设立养老服务专业的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院校给予资金支持。同时,争取将德州纳入京津冀产业转移税收优惠政策范围。


晚报记者潘晓泉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