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一张网 甜水润城乡

乐陵碧霞湖水库

潘庄灌区武庄渡槽

□李纪三 崔珠坤

“喝水”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小事”,“喝好水”却曾是德州一方百姓急难愁盼的“大事”。2008年以来,德州市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摆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突出位置,举全市之力,持续加大投入,强力推进实施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走出了一条符合德州实际的饮水安全建设路子。尤其是2011年至2013年,经过3年攻坚,德州市城乡供水一体化率达到93%,400多万农村群众喝上了与城市居民“同源、同网、同质”的安全水,结束了德州老百姓几千年喝苦咸水的历史,开启了健康生活的新纪元,民生水利在统筹城乡发展上率先实现重大突破。

“喝好水”破题之路的艰苦探索

德州南靠黄河,东临渤海,总面积10346平方公里,总人口570万,其中农业人口402万。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限制,全市资源性、工程性、水质性缺水并存,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省人均的61%、全国的1/10,深层地下水氟高碘重、浅层地下水苦咸,83%的区域达不到国家饮水安全标准,历史上群众饮水十分困难。位于德州市东北部的庆云县,临近渤海,属典型的海侵区,由于长期受海水浸渍,水文地质条件极差,苦水区范围达24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8%,形成历史上有名的“北十八苦村”和“南十八苦村”。苦水区内浅层地下水苦咸,人畜根本无法饮用;深层地下水氟高碘重,易患甲状腺肿大、氟斑牙、氟骨病等疾病。当地平原水库——严务水库建成前,“十八苦村”群众冬天吃雪水,夏天饮雨水,“春秋干旱舀坑塘,冬夏雨雪盆罐忙;无雨无雪坑塘干,天天盼水愁断肠!”这首世代相传的民谣,是当地群众饱受咸水之苦的真实写照。上世纪60年代卫运河断流,靠卫运河吃水的德州人民生活用水严重困难,城区依靠突击打深井才解决吃水问题。丁东水库建成前,德城居民自行车后挂水桶、接水点瓶瓶罐罐排长队的现象屡见不鲜。平原恩城当地群众祖祖辈辈喝着苦水,喝点甜水只能靠买,久而久之,卖水在当地竟然形成了颇具规模的产业。“喝水难”,成为上世纪农村群众的集体记忆。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自上世纪60年代起,国家就拨款兴建饮水工程。几代德州水利人也为之付出了不懈努力,先后经历了饮水解困、村村通自来水、饮水安全三个阶段。1970年以前,主要是4米左右的砖井、土井;1990年以前,主要为10米左右的手压井;1995年后,随着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改为浅井和深井;2000年后则以深井为主,实施了联村供水工程。2005年,省政府启动“村村通自来水工程”,计划用三年时间,使全省80%以上的村庄用上自来水。德州市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把发展集中连片规模化供水作为主要建设模式,到2007年底,老百姓告别了缺水历史,享受到自来水入户、入厨、入卫的生活,全市新增自来水村庄7093个,新增受益人口364万人,“有水喝”的问题基本解决。但由于大部分地区自来水工程都是以深层地下水为水源,水源含氟量高,即使安装了降氟设施,水质仍然难以保障。2006年国家发布了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质指标由原来的35项增加到106项,已建工程远远达不到新标准的要求。

如何破解水质不达标这个难题,农村饮水安全发展方向究竟在哪里?2008年,时任市水利局局长的张英昌,上任伊始,就关注到了这一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他对群众饮水之难,深有感触,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深入各县市区、各供水点进行调研。当时,全市除沿黄河的齐河县外,比较先进的供水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以武城县马庄水厂为代表的,以地下水为水源,集中连片规模化供水模式;二是以庆云县为代表的,利用平原水库蓄存黄河水,经水厂处理向周边村庄供水。这两种方式,无论是供水规模,还是供水能力,都还有限。第一种方式没有解决水质不达标这个根本性问题,运行不稳定,不可持续。第二种方式虽然投资巨大,但是效果好,群众欢迎。经过调研,“用黄河水替代地下水源,以平原水库为依托,实行规模化集中供水,把每一个村庄当作一个城市社区、把每一个农户当作一个城市居民点,像管理电网一样管理水网,最终实现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设路子逐步确立下来,由此开启了德州人民“喝好水”的奋进历程。

三年攻坚城乡居民喝上“安全水”

城乡供水一体化,即以水库为水源,实行“一县一网”规模化集中供水,通过“延、建、改、跨”,最终实现城乡居民饮水“同源、同网、同质”。“延”,即由已建成的大规模水厂向周边村辐射延伸管网;“建”,即暂时没有平原水库的,以建设平原水库为重点,同时考虑水厂和管网布局;“改”,即对供水规模小、水质不达标的老水厂进行升级改造和水源置换;“跨”,即打破县级行政区划,按就近原则实施跨区域供水。

当时,德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设目标,计划5年内使80%的农村群众用上和城市“同源、同网、同质”的安全水,这在全国尚属首例。这是农村饮水安全的最高目标,也是一场革命性的战略举措,更是事关德州城乡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民生工程。2010年,全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取得重大突破。宁津、相家河、夏津、杨安镇等4座水库建成投入运行,武城大屯、庆云南侯、禹城李三尖等7座水库开工建设,全市实现水库供水的县市达到7个,213万人用上同网、同质的自来水,城乡供水一体化人口比例达到了38%。平原恩城水厂向武城、夏津跨县供水工程,成为全省首个跨行政区域供水工程。庆云县在全市率先整建制实现村村通黄河水。但是,受投资规模限制,总体进度未达到预期目标。

2011年1月,中央出台《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1号文件”,并于当年7月召开高规格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德州市敏锐捕捉到水利将迎来大投入、大发展的信号,水利部门抢抓机遇,深入调研,按照“规模化发展,整建制推进”工作思路,提出大干三年,整建制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奋斗目标,不只让农村群众喝上安全水,还要实现城乡供水一体,两步并作一步走,实现饮水安全的最高目标,时间节点比国家“到2020年农村集中供水受益人口比例达到85%”的计划提前7年。

为达成目标,德州市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打出一套实实在在的“组合拳”。一是高位推动。市委、市政府连续6年把饮水安全工程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列入为民所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同时把城乡供水一体化率列入对各县(市、区)政府科学发展综合考评体系,以考核为导向,促进工作落实。二是高点定位。在规划上,坚持城乡统筹,与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和“两区”同建相结合,实行全市一张网,按照“一县一网,联网供水”进行布局。在管网设计上,聘请全国一流专家“把脉会诊”,采用先进的“闭环式”设计,提高供水保证率。三是政策激励。市政府出台了“建成一座千万方以上水库,市财政补助1000万元”等六项奖补政策,激励各县市建设水库的积极性。在工程建设上,不搞平均分配,而是实行集中投入、重点突破,具备水源条件的优先建设,按照县域整建制推进。四是多渠道筹资。采取“上级帮一块,市县拿一块,群众出一块,融资筹一块”的方式,先后融入社会资金3亿多元,用于水库、水厂建设。上级领导对德州在解决饮水安全问题上的实践创新给予了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推动了城乡统筹供水的快速实施。五是挂图作战。实行销号制度,一县一张图,将所有未解决村庄全部标注图上,解决一个,销号一个,一张蓝图管到底。水利部门抽调技术人员,组成4个现场督导组,将任务分解到每一个人,将计划细化到每一天,进村入户现场督导,核实工程进度,以会战的姿态大搞工程建设。严格落实“四制”管理,对主要设备、材料实行统一招标采购,保证质量,降低造价,保障群众利益。六是定期通报。以《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简报》为平台,总结交流经验,定期向市、县主要领导通报建设进度,督促项目县常抓不懈,一抓到底。

虽然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全市各级党政和水利部门坚持“带着对百姓的感情干工作”,不讲条件,不惧困难,想尽办法,强力推进工程建设,形成“比、学、赶、超”的工作格局。

功不唐捐。在各方共同努力下,2011年,全市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76万人;2012年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136万人,占全省的1/3,9个县市区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2013年,又集中对禹城、临邑、武城最后三县市进行突破,解决了100万人。截至2013年年底,全市累计完成投资53.8亿元,建成千万方以上平原水库13座,在建5座,蓄水能力达到2.57亿立方米,建成万吨以上集中供水水厂18处,其中50%的水厂日供水能力达到3万吨以上,经化验,水质全部达到国家饮用水106项指标。铺设供水管网5.2万公里,城乡供水一体化率达到93%,基本实现全覆盖。

2013年12月25日,是德州水利发展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随着临邑、禹城、武城三县市正式联网供水,德州市整建制完成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任务,400多万农村群众喝上了与城市居民“同源、同网、同质”的安全水,结束了德州几千年喝苦咸水的历史,民生水利在统筹城乡发展上率先实现重大突破。

“建”“管”同抓群众用上“舒心水”

在全力搞好工程建设的同时,德州积极探索完善管理机制,坚持既要“建好”,更要“管好”,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成为山东省农村供水管理起步最早、成效最好的市。

全面推行水务一体化改革,理顺管理体制。将县自来水公司统一划归县水务局管理,充分发挥自来水公司的人才、技术、设备优势,从水源头管到水龙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实行建管一体,让管理者参与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在建设中就考虑管理的问题,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解决了建后管理、运行维护等难题。

强化政府监管职能,保障水质安全。全市先后投资3000余万元,建成42项常规指标检测能力水质化验中心9个,106项指标检测能力的水质化验中心1个,并配备了专业检测人员。市政府制订出台了《德州市实施<山东省农村公共供水管理办法>细则》,成立农村公共供水专管机构,代表政府行使指导、监督职能。在实行水厂日检、县级月检、卫生部门不定期抽检的基础上,市级联合卫生、环保等部门,对各地水质实行“飞检”制度,并将检测结果向社会公布,让群众、社会来监督供水工作,使群众真正喝上“放心水”。

成立供水维修队伍,强化服务保障。各县市区按照“半小时到现场、1小时处理小问题、半天解决大问题”的要求,成立专业供水维修服务队,设立24小时服务热线电话,方便及时解决各类供水问题。宁津县还组建了供水服务队,闯出了一条“专群结合、快捷服务”的供水服务新路子,被评为“2012年全国基层治水十大经验”之一。

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提高管理水平。市、县两级先后建成农村供水信息化管理中心10个,实现了从水源、输水关键断面、水库、水厂、二级泵站、管网等重点区域的全程监控,源水、出厂水、终端水的水质、水压、水量等关键性指标的在线监测,设置了超标准报警系统,建立起联动应急机制,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对干支管网安装了GPS定位系统,当管网出现问题时,可以快速精准定位,迅速实施维修,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的可预见性。

通过强化管理,在全省水质监测合格率考核中,德州多年保持领先位置。2015年,时任水利部副部长李国英(现任水利部部长)来德州考察,对德州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的巨变给予高度评价,并称赞德州树立了全国农村饮水安全的样板。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在德州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3年攻坚火热的战场上,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涌现了许多可赞可敬的先进人物,生动诠释了各级党委、政府的民生情怀。期间,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大力扶持德州的创新实践,为德州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资金保障。德州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勒紧腰带过日子,把更多的资金用于改善和保障民生,仅在供水管网工程上的投入就达6.26亿元,以“小财政”支撑了“大民生”。2009年,庆云县在全市第一个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十八苦村”的群众喝上甘甜的自来水时,无不欢欣鼓舞,敲锣打鼓地贴出一副对联:“告别千年苦水,迎来万代甘甜”,充满了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夏津县苦水马庄,曾是典型的苦咸水村庄,“苦水马庄”也由此得名。2012年,供水管道铺到了这个村庄,昔日的“苦水村”变成今日的“甜水庄”。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实现,大大提高了德州人民的生活质量,原来由水质造成的氟斑牙、氟骨病、甲状腺肿大等地方病,不再有新增病历,被老百姓亲切称为“德政工程”。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