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说柳

□彭根成

柳是春的使者。春日来临,柳的枝条开始变得柔软,随着春风吹拂,褐色的柳条上渐渐萌发一粒粒芽苞,像鹅黄的“媚眼”。这些柳芽,包裹着春的讯息、柳的深情。

柳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被赋予离别的意象。《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开后世之先河,经过文人墨客的不断发展,折柳送别成为一种习俗。由于柳条细长,柔软易绕,中国人从“柳”与“留”的谐音中,发掘了柳的留别、留情、挽留之意,且柳絮之“絮”与情绪之“绪”谐音,柳丝之“丝”与相思之“思”谐音,于是古人临别以柳相赠,将依依惜别的情怀寄托于娇柔细柳。“灞桥折柳”的典故尽人皆知。灞桥居于关中交通要冲,此桥最早建于春秋时期,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重建,并在两边广植杨柳。唐朝时,灞桥上设立驿站,凡送别亲人好友,一般都要送到灞桥后才分手,并折下桥头柳枝相赠。久而久之,灞桥成为著名的送别地。

李商隐《杨柳枝》:“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留归。”离别之时将柳条折为两截,一截赠送游人,表祝福;一截留下来,盼游人早归。春天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也就蕴含了对友人“春常在”的美好祝愿。

古人认为柳具有祛祸辟邪的作用。民间有根深蒂固的“出行避凶”心理,且古代交通、通讯不便,远游带有生离死别的成分。远行的人们在告别亲友前往陌生之地时,都会赠送象征惜别的吉祥物——柳条。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载:“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载:“三月三日赐侍臣细柳圈,言带之虿毒。”民间也有清明插柳的习俗,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中绘有一顶自汴京郊外扫墓归来的轿子,上面插满柳条,可见宋代此风之盛。民间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的俗语,所以有清明时节贴柳于鬓之习俗,称为“柳叶符”,寄托亲人们祝福平安的美好心愿。

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极易成活的植物,插土就活,插到哪里,长在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正如习语所言“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因此人们折柳送别不仅有留恋难舍之意,还有祝福游子在他乡立业成功之意。游子们留居外地,亲手插上家乡柳,寄托了多少离愁和思念!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