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话菊


  □崔云利
“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这是宋代诗人朱淑真赞美菊花的诗句。鲜艳夺目的菊花,为萧瑟单调的深秋季节增色不少。
  菊花别名黄华,也称长寿花、帝王花,属菊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原产我国,品种繁多,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为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因为在百花凋零时节,“我花开后百花杀”,这时候它却英姿挺拔,傲霜绽放,所以深受人们喜爱,历来被视为高洁坚贞的象征。
  除以上特点外,菊花还有不少可人之处。
  可赏心悦目。菊花色泽艳丽,香气袭人,红、白、黄、紫等,几乎各色俱全,非其他花卉可比。其姿态更令人叹为观止,或似飘带飞舞,或若龙爪伸展,或像圆珠合抱,或如金盘平托,千姿百态,争奇斗艳。人们在紧张工作之余,只要步入菊花丛中,顿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可入馔食用。菊花入馔,古已有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就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汉代刘歆在《西京杂记》中也有“菊花舒时,并在茎叶,杂黍半酿之,到来年九月九日始熟……谓之菊花酒”的记载。晚清慈禧太后意欲长生不老,更是别出心裁地吃“菊花火锅”。到了现代,美食家们仍视菊花为食中佳品。饮一杯清香醇和的菊花茶是一种享受,而能吃上一盘菊花蟹、菊花肉片等佳肴,则被视为一饱口福。至今,浙江、广东等省的一些地方,人们仍有食用菊花嫩苗的习惯。菊花入馔,不仅色香味俱佳,而且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菊甙等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颇有好处。
  可入药治病。菊味甘苦,性微寒,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等作用,是祛病强身之药。我国用菊花入药治病有着悠久的历史。据《神农本草经》记述,菊花是美容长寿食品,“服之轻身耐老”。华佗、孙思邈等古代名医也曾根据闻香祛病的原理,利用菊花等制成香囊、药枕,为患者治病。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有菊花“其苗可蔬,叶可啜,花可饵,根食可药,囊可枕”的记载。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