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家庭|省级文明家庭赵金双一家:风雨同舟用爱营造温暖港湾

□本报记者 王秀青 本报 通讯员 赵庆川

“儿子,吃口菜、喝口粥,饭后半个小时咱再吃药。”11月25日早上7点多,在德州天衢新区袁桥镇耿庄村,赵金双给小儿子赵文健穿好衣服、洗漱完毕,一勺勺喂他吃饭。

今年52岁的赵金双是一位勤劳朴实的农村妇女,拥有一个七口之家:耄耋之年的母亲、大儿子夫妻及他们的两个女儿、患有脑瘫的小儿子。32年来,赵金双精细照料患病的小儿子,为他四处求医问药;大儿子夫妻全力支持母亲,一家人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乐观积极,家庭和睦,获评首届山东省文明家庭。

赵文健1990年出生后不久,被确诊为先天性脑瘫。起初,无论听说哪个医院有法子治疗,赵金双都会带儿子去试试,为此花光了积蓄。所有看诊医生都告诉她,赵文健将终生卧床不起,她下定决心,再苦再累,也要把儿子养大。

因感情不和,赵金双与丈夫离婚后,照顾孩子的重任几乎全都落到了她一个人肩上。为了给赵文健补充营养,赵金双看书学习烹饪技术,只要是儿子爱吃、能吃的,她都去学去做。小儿子生活不能自理,每一顿饭、每一口水都要赵金双端到他的床边,一勺勺地往嘴里送。最难的是为儿子翻身、穿衣。由于赵文健胳膊和腿严重变形无法伸展,每次穿脱衣服都很困难。她都是先穿上一件休息一会儿再穿另一件,冬天衣服厚尤其难穿,全部穿完需要半个多小时,“儿子出汗多,衣服每天都要换洗,只要他舒服,我累点也值得。”

为了减轻小儿子的痛苦,赵金双一直没有放弃求医。去年通过微信平台结识的一位唐山老中医义务看诊,先后调试了多个方子,儿子病情明显好转,虚汗出得少了,痉挛频次低了。她也在老中医指导下,学会了打针、针灸、艾灸。只要天气好,她就把儿子抱到院子里晒晒太阳、吹吹风。赵金双的母亲虽然已经86岁,还经常帮忙给赵文健擦脸擦手。“我母亲身体康健,以前孩子的棉衣都是她做的。”赵金双说。

赵金双的大儿子赵文康在德城区一家企业打工,儿媳魏秀芹在社区工作。提起大儿子两口子,赵金双赞不绝口:2014年,她因车祸住院,颅内出血、头部有3处骨折,赵文康在病床前陪护,大儿媳每天给她做营养餐,赵文康取餐的时候,还不忘为赵文健翻身、喂饭。在他们的精心照顾下,赵金双仅28天就康复出院了。2018年,她住院做手术去除乳腺结节,小儿子和老母亲都由赵文康照顾。这两年,赵金双身体不好,隔三差五看病买药,加上去年给小儿子治病,先后借了4万多元,赵文康听说后,拿出积蓄先还了一多半。“老大一家很孝顺、有担当,有他们支持,感到生活有盼头、过日子有底气。”赵金双很欣慰。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