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咽喉”惊心动魄的记忆

郭峰

千百年来,滚滚黄河就象一支巨笔,在北至海河,南到淮河直至苏北这片近25万平方公里的下游扇形地区恣意挥洒,既写下了沧海桑田、悲欢离合的千年历史,也绘就了奇秀险峻、气势磅礴的人间美景,而它在山东大地最为险绝的一笔,就留在了我们德州市齐河县南坦到大王庙(现属济南市)一段。

清末著名谴责小说作家刘鹗在他的讽刺小说《老残游记》中就有“南坦观凌”的优美篇章:“凌块子有间把屋子大”,“那冰能挤到岸上有五六尺远,许多碎冰被挤得站起来,像个小插屏似的”。刘老先生的小说写得波澜不惊,但实际上,不管是洪汛还是凌汛,其真实情势都是危机四伏,险象环生,甚至可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


1

“地上悬河”

老县城地面比河床低了近10米


其实历史上齐河建县时,境内并没有黄河,有的是大清河。清雍正《齐河县志》记载:“大清河在县城东半里,即神禹所疏济水帮道也。”民国《齐河县志》载:“黄河在县城东门外,即大清河故道也”。清咸丰5年(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阳铜瓦厢决口,一夜之间,黄水北泻,豫、鲁、直三省的许多地区顿被殃及。“七月黄水来,自大清河涌出,平地水深丈余,村庄漂没甚多”。自此,黄河夺大清河道入渤海,大清河成为历史。

众所周知,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我国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曾比喻说,如果把黄河每年输送的16亿吨泥沙堆成一条高宽各一米的土堤,其长度将是地球至月亮距离的三倍。特别是黄河到了下游后,由于地势平坦,水流减慢,泥沙大量沉淀,天长日久,越积越厚,河床不断被抬升。为了防洪,人们只好不断地加高堤坝,如此往复循环,河床普遍要比坝外地面高出3-5米,甚至更高。比如地处黄河岸边南坦附近的老齐河县城地面就比河床低了将近10米。黄河成了悬在人们头顶上的“悬河”。而历史上的黄河堤坝,不管是官办还是民建,都是用树枝、秫秸和泥土建成,由于条件所限,规模小,抗洪能力低,所以在1949年以前的3000年间,黄河下游的决口泛滥至少有1500余次,平均每两年就要决口一次。


2

“黄河咽喉”

河水推着8米厚巨冰横冲直撞


齐河县境内南坦到大王庙这20余公里以两岸堤距小,弯道急,河水中心流速快,冲击力大而著称。现京沪铁路大桥处为两岸最窄,仅465米,犹如人之咽喉,故这20公里河段被称为“黄河咽喉”。此河段在历史上可以说是遇洪阻水,遇凌阻冰。百年来齐河民间就有“开了豆腐窝(黄河咽喉段一处地名),华北剩不多”“凌汛决口,河官无罪”之说。这一河段成为我省沿黄最危险地段,也被称为山东黄河第一险。1949年,我市沿黄人民就是在抗洪中迎来了新中国的开国大典。

1949年8月黄河汛期,阴雨连绵,风雨交加,风吹浪更急,雨急水更高,一时黄浪击坝,水溅坝顶,滚滚黄水如万马奔腾携风带雨从西向东狼嚎般呼啸而来,惊心动魄。河水流量在6000立方米/秒以上的时间近40天,南坦最高水位达30多米,水面距堤顶最低处仅半米多。堤坝背面全部渗水,沿河堤坝塌陷、下沉各种险情不断,全线告急。为战胜洪灾,德州地区沿黄党政军民响应党的“一切为了黄河不决口,全民动员,全力以赴,有人出人,有料献料”的号召,众志成城,在临邑、商河、济阳(当时均属德州地区)等县人民的支持下,3万余民众昼夜奋战40天,终于战胜洪水,在抢险工地上迎来了新中国的开国大典。

不仅是洪灾,还有凌汛。每年年初,春暖冰融,黄河咽喉段也进入凌汛最危险时期。刘鹗老先生文章写得美,但实际情况却是让人心惊胆寒。比如1970年1月15日正是腊八节,而此时齐河境内黄河河面封冻达到70公里,冰层厚40公分。20多天后,恰逢一股暖气流经过,河面开始解冻,凌洪以每小时10-20公里的速度下泄,南坦地段冰坝绵延近15公里,厚度达到了2-3米,最厚的竟达到8米以上。冰块相插,层层叠叠,奔腾呼啸的黄河水推着山一样的冰块,形成一道道的冰墙,“咯吱咯吱”地嘶叫着,排山倒海般从西边压过来,满河的冰凌又使得河水猛涨,猛涨的河水反过来又推着冰块撞向大堤。岸边的大树像草一样被齐齐割断,狭窄的“咽喉”河段内塞了近3千万立方米的冰凌,肆虐的河水和狰狞的冰凌挤压得堤坝渗水、裂缝、塌陷等险情频现,万分紧急。为保安全,当时的黄河水利委员会命令三门峡关闸拦水,齐河县组织近万余人上堤防守,并组织转移群众。飞机、大炮一起出动,爆炸声轰轰作响,一直到2月8日险情才得以解除。此次凌汛,齐河县内河滩区房屋倒塌128间,淹没麦田3900多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受凌汛灾害最重的一年。


3

“红心治水”

开创性地用黄河泥沙来固坝


新中国成立后,齐河黄河段较大的洪汛和凌汛各发生4次,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都取得了抗灾胜利。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把黄河的事办好”的号召。黄河沿岸人民积极行动起来,采取“拦、排、放、调、挖”多种方式方法对黄河实施治理:在上中游进行拦水和控沙,在下游泄洪排沙,也就是所谓“上拦下排,两岸分滞”;对下游河道大修控制与疏导,主河槽两岸全部用石头加固,引导黄河水始终沿主河道流动,并把泥沙冲走;对堤坝进行绿化、加固、平整。从建国伊始到1983年,国家投资近5000万元,动员劳力近50万人,德州地区大堤进行了三次大的维修。值得纪念的是,为实现以河养坝,齐河人民就地取材,先搅动黄河水,把搅浑的黄河水通过设备吸到大坝背面,再用沉淀的黄河泥沙来固坝。施工中,齐河黄河段的工匠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群策群力,凭着一颗红心两只手,仅靠一部电焊机、两个氧气瓶和几把大锤,硬是在1970年6月自主研制成功全国第一艘黄河吸泥船,并命名为“红心一号”。这艘32吨位的钢壳机动吸泥船通过机械搅动黄河水,使黄河局部水域的含沙量平均可达每立方米152公斤,最高达350公斤,使一个吸泥船工的工作效率直接提高百倍。这种简易吸泥船得到当时水电部推广并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现南坦就建有休闲广场并以“红心”命名以示纪念。

为防汛防凌确保华北平原和首都北京的安全,1971年,水电部下发水电综字【1971】42号文件,在黄河咽喉段批建黄河北岸齐河滞洪区(俗称北展区)工程(有北即有南,南展区在济南市东部)用以在洪水达到一定标准时泄洪。展宽堤西起曹营村,东北到八里庄,全长37.78公里,展宽区总面积106平方公里,涉当时齐河县境内面积63平方公里,库容量达4亿立方米。展宽工程一开始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1976年《国家建设报》、香港《大公报》和古巴《太阳报》等都对其进行了重点报道,而齐河县城也因此从老齐河城搬迁至现在的晏城镇。


4

“德水安澜”

“黄水狰狞”的历史一去不返


时光荏苒。今天,当我们站在“黄河咽喉”坝顶,慨叹“逝者如斯”时,中华民族千百年的“德水安澜”之梦想早已实现,黄水狰狞的一面渐去渐远,只存于人们的记忆当中。被人们冷落忘记多年的北展区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今天的齐河人民正凭着自己的聪明智慧“不舍昼夜”地记述着“黄河咽喉”的今天与未来。

2008年7月25日,国家水利部下发了《关于取消黄河下游南北展宽工程分凌分洪运用任务的意见》,对黄河北展区解禁,并允许开发利用。齐河人民利用北展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区位交通优势大力建设黄河国际生态城,利用南坦特有的咽喉地貌建成了黄河水利风景区。现在的北展区内既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丽自然景观,也有着充满着创新创意色彩的现代人文旅游项目。2018年年5月黄河国际生态城被评为山东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而南坦黄河水利风景区同样引人入胜,景区内黄河蜿蜒曲折,“二级悬河”天下奇观,让人产生“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无限遐想;“水上长城”堤坝巍峨雄伟,黄河落日、千里冰封及开河奇观闻名遐迩,这里已成为展示“黄河咽喉”风采的绝佳去处。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