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面塑:走出国门的民间技艺

  崔珠坤 姬春雪
  捏面人,就是面塑艺术,也叫“捏粉”、“江米人”。它是用面粉、糯米粉等原料制作各种人物或动物形象的民间工艺,是在民间做面花食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17年,齐河面塑技艺列入德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面塑的起源和发展

我国古代很多地方,在民间流传着逢年过节时用面粉做“饽饽”“枣花”“月糕”“面鱼”的风俗,这些面食一般是作为蕴含祝福意义的食品或者祭祀的供品。慢慢的,也就出现了专门的捏面人的师傅。
面塑起源的具体年代已不可考证,现存最早的古代面人,是出土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地区的唐代永徽四年(653年)的面制女俑头、男俑上半身像和面猪。到了宋代,捏面人已经成为民间节令很流行的习俗。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寒食前一日谓之炊熟,用面造枣锢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以油面糖蜜造如笑靥儿,谓之果实花样”。当时面点,有“甲胄人物”“戏曲人物”“孩儿鸟兽”“飞燕形状”等。
明清时期,艺术面塑已具有很强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成为面塑艺人最重要的谋生手段。清咸丰三年(1854年),山东菏泽穆李庄做泥塑的王清源、郭湘云等人采用染色的糯米粉捏面人(当地俗称“江米人”)销售,很受欢迎。光绪年间,天津出了一位“面人张”,捏面人的艺术精湛,可惜其技艺在晚年失传。


  徐氏技艺传四方

面塑技艺,是齐河县面塑艺人徐士军先生的绝技。徐氏面塑起源于山东省齐河县祝阿镇马坊村,该村位于鲁西北平原,黄河北岸,与省会济南隔河相望。
徐氏面塑的创始人徐兆霖,字文修,出生于一个贫寒的民间艺人之家,常年为乡邻制作婚庆祝寿生日花供、面花、面馍。当时当地人祝寿所用的白面寿桃、八仙人物及婚嫁所用的龙凤呈祥等面花,都是徐氏面塑的拿手绝活。
第二代传人徐汝夏,出生于齐河马坊村,继承父辈捏塑手艺,冬春农闲时间,他扁担一头是面人箱,一头是被褥、锅,挑起来走四方,经过南到宁沪杭北到京津唐的历练,使徐氏面塑更加精练传神。在乡间有“徐家面人捏出手,生龙活虎遍地走”之说,为乡邻祝寿的寿桃八仙,给很多老人生日增加了快乐,为孩子们的生日增添了欢乐。


  面塑表演走出国门

徐氏面塑第三代传人徐士军,1963年出生于齐河马坊村,毕业于齐河三中,先到济南,后到杭州,2003年把徐氏面塑带到了英国伦敦、利兹、伯明翰三个城市表演展示,2015年受邀到美国纽约、洛杉矶表演面塑后,同年又应邀到加拿大温哥华市表演面塑展示。其面塑作品《穆桂英》荣获浙江省双年展金奖,《福禄寿》荣获双年展银奖。
传到第四代,徐能印、徐能尚、徐能刚为戚继光纪念馆制作了《戚家军抗倭寇》,为致中和酒厂博物馆制作了养生酒微缩生产流水线,并到马来西亚表演展示。
现在面塑题材越来越丰富,有祥禽瑞兽、仙花芝草、戏文故事、神话传说及民俗风情等,它可把大型人物、城市广场雕塑缩小制作,全景生动形象。面塑的制作工艺细致,需要艺人具有较高的悟性,作品的好坏全在手上和脑子里。面塑艺术色彩绚丽、造型多样、形态传神,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工艺性、民俗性等特征。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