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德州市委:岔河两侧植被景观待提升

□记者 孙良玉

◎问题:
景观植被缺乏“效果”

目前,市经济开发区新城建设迅速,城市中心逐渐东移。位于城市中部的岔河已经从早先的城市边缘区变为城市中心,岔河在城市中的功能定位也悄然发生了改变。该河产生于防洪需要,是我市重要的防洪水道。但是,当它成为城市的内河以后,作为城市和自然衔接的纽带和桥梁,需要保持一定的生态空间作为缓冲和保护的屏障。在河内滩建设的锦绣川风景区已经成为德州的名片,它也成为市民放松心情、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但是岔河两岸堤坡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两岸的植物没有层次感,景观效果比较差。河道两侧速生林及人工次生林植被覆盖率较高,局部地段小树林密度大,但是多为榆树、杨树、柳树,已有很多树因为病虫害或寿命原因树枝干枯;由于河坡上乔木植被较大、较多,树下没有阳光缺少植被,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影响大堤安全。

◎建议:
适时选择景观植被

如何解决“岔河植被”问题,民盟德州市委有关负责人认为,首先要保持河堤坡面原植被的完整性,基本不做减少,仅作增加花灌木及耐荫植被设计;保持堤坡两侧植树的主调,去除枯头树,继续补植其他树种。因国槐是良好的绿化树种,常作为庭荫树和行道树,且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建议多采用此树种;两侧的景观植物在能够“护堤”的前提下,保持植被的四季丰富性,到那时候岔河两岸将是春花、夏彩、秋叶、冬绿。“在河道两侧如果能够适当种植一些适宜本地生长的果木,这样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增加趣味性。”作为景观性植被,还要突出花灌木设计、增加地被花卉景观。这样,在保持原有乔木的情况下,再加上灌木花丛,这样的景色相信会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