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杜娟:杨西川村三同感受

    带着无限的憧憬和敬意,我踏上了这片土地,简短的仪式后,我们分别入住了农户家。我所住的农户是焦玉珍大娘。大娘今年72岁,三个儿子,平时都在外地打工,不经常回来,所以焦大娘很多时候是独居。家里养了一只小狗和一只小猫。让这个干净整洁的院子有了更多生机。

    入住第一天,我和焦大娘聊得很多,了解到她独居的状态,问她:“平时一个人觉得闷得慌吗?”焦大娘几乎不假思索回答我:“还真没觉得,因为出门就是当街,抬头见的都是熟人,随便碰上谁,都能聊上半天,我从小从这个村长大,实在是太熟了,快成一家人了,还有什么闷的慌的?”说到这,焦大娘笑了,说:“反倒是去年,二儿子把我接到市里,住到四楼,我住了没二十天,烦死了快。以为到了市里就和儿子媳妇在一起,其实不是,早晨他们打工走的早,我起来他们就走了,一天不回来,晚上我睡了,他们还没回来,也是自己一个人,出个门转好几圈,人人见了也不打招呼,那倒是真闷得慌。”

    城镇化速度加快,整个社会都变成了流动的,人员流动、物资流动,同时,人们的情感也流动。像焦大娘这种对家乡的眷恋,也可以说乡愁,现在在城市里已经遍寻不到了。焦大娘的儿子还有这种乡恋吗?她儿子的下一代呢?对杨西川村还有这种感觉吗?在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过程中,如何留住这种浓浓的情感?

    在杨西川,人们没有锁门的习惯,焦大娘出门的时候,会给我们说,你们出去的话,把门带上就行,不用锁,我没有锁门的习惯。到焦大娘对门去采访,大门也大大的敞开着,我们走进去,男女主人热情的迎出来,说:“来啦?坐。”一句简单的话语,瞬间拉近了我们的距离。人与人之间的这种信任,这种乡亲邻里之情,在城市已经慢慢的缺失了。楼高了,感情减了。

    清晨,我们拍摄杨西川的晨阳,7点左右,一辆辆电动三轮车,从村里的必经之路快速通过,数量繁多,我站在那里近十分钟,过去了十几辆。

    电动三轮车后斗上,都搭了小篷子,我往里面看进去,每辆车后面都有两三个孩子。随后与老书记座谈,问到此事,老书记说:“以前村里都有小学,孩子们听见预备铃声往那走都来得及,现在离村最近的学校也得13里地。”

    第二天清晨,我们跟随一家一起去送孩子,感受了这个过程,从杨西川村出门,到最近的小学,需要拐四个弯,两个大路口,途径的路都是大车极多的路,临近学校,电动三轮一辆接着一辆,非常壮观。问起杨凤池一家,这样的经历,他们大呼非常不方便,非常不安全,非常费工夫。

    杨凤池夫妇俩的孩子们都在北京打工,一年才回来一回,小孙女佳丽一直跟着他们过,每天接送八趟,让两位老人无暇顾及其他。王桂芳说:“按说像我们这个年龄,都出去打工,我们干的动,可一天接送孩子太占时间了,我在这干点杂活,也得时时刻刻的看着表,恐怕晚了接孩子。什么也做不了。”像杨凤池夫妇俩一样,每天接送孩子八趟的老人,在杨西川有23户。

    最后一天,两户合一户,包饺子。快包完的时候,杨凤池的小孙女佳丽放学回来了,进门,看了我们一眼,就低头进了屋。包完饺子,我洗手做在了她的身边,正在写作业的她时不时抬头看看我。我以为是影响了她写作业,我就起来了,到旁边擦桌子去了,可我起身后,佳丽就一直看着我,我才知道她这是愿意我一直坐在她旁边。从她写作业到吃饭,一直到我走,佳丽一直不说话,问她话,她只点头和摇头。我万分后悔,没有带点孩子喜欢的东西去。下次,补上。满满的祝福给你,美丽的小姑娘。在杨西川村,像佳丽一样的留守儿童有20多个。

    惜别杨西川,我带着不舍和思索。祝福美丽的村庄,和平、幸福。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