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日报王秀青:“三在”基地学习感受

    10月20日至22日,我在宁津县时集镇杨西川村“三在”基地学习,感受很多,受益良多。

一、一个村庄要选个好的带头人。杨西川村的老支书杨玉池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杨玉池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带领村民致富。1985年,他在理发店看到报纸上莱西葡萄大王致富的消息,便萌生了种植葡萄的想法,当时一亩葡萄收益七八千元,最低的不少于3000元。在他的带领下,最多时葡萄面积曾达到近400亩。2012年,杨玉池引进苗木大户段立名,流转160亩地,种植绿化苗木,他自己也种了100亩苗木,有红枫、国槐等,流转费每亩800元,不仅增加了村集体收入,也摸索出新的致富途径。村民纷纷效仿,贾秀英夫妻俩将天津的生意交给儿子打理,回乡种了近40亩树苗。截至目前,全村苗木种植面积达到400多亩,成立了合作社,注册了金美枫苗木科技有限公司。

    同时,积极创办企业,增加就业岗位,让农民在家门口找到金饭碗。1991年他创建了华鲁装饰有限公司,承包了宁津县供销大厦128万的装修工程,一下赚了30多万元。1993年创建胶合板厂,由于多种原因,厂子赔了。1996年又创建了豪康制粉有限公司,目前,企业年产值达到8亿元,安排本村以及附近400多名农民就业。

二、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虽然50至70岁的农民成为种地主力,但他们很快乐。

    10月21日,在村里转了一圈,很少看到青年人。焦玉珍大娘说:“年轻人不愿意种地,大都出去打工了。远的在北京、天津、沈阳,近的在周边。”

    杨玉池介绍,全村572口人,其中50岁以上的160多人,60岁以上的有96人,50至70岁的有120多人,他们种植、经营着全村1200多亩地。

    本该颐养天年、含饴弄孙,却不得不成为种地主力军,累吗?

    我问过很多村民,答案出乎意料,“1亩地70元,玉米送到家,不累”“我们种了树苗,省工、赚钱多”“儿子在周边企业打工,家里有事,10分钟就能赶回来”

    原来,最近几年,村里大力推行机械化、种植绿化树木,极大地减轻了老人的负担。走进村委会主任杨国兴家,仿佛进了一个农机公司,小麦、玉米、花生各类播种机,花生、地瓜收割机,样样齐全。他说:“村里大力宣传农机补贴政策,推广机械化,目前全村各类农机有10台,全村700亩粮田几天就收完,我们还经常到邻村揽活。”

    2012年秋,杨玉池引来了大柳镇石东村苗木大户段立明,同时他自己也带头种树,目前全村苗木面积达到400亩。“种树省心高效,浇地有‘小农水’,锄草、打药都靠机器,仅有剪枝、扶直用人工。我这一片都是红枫,一亩地收益比种粮高10倍,普通苗木也得高五六倍。”他说。

    再加上宁津县民营经济发达,远的不说,仅时集镇就有各类企业近百家,能吸纳1.4万人就业。其中杨西川村有豪康制粉、金美枫苗木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我在宁津县豪康制粉有限公司打工,工资每月4000多元,离家不远,家里的事也不耽误。”村民杨海新说。

    统计显示,全村外出打工的青壮年中,三分之一到北京、天津、沈阳等地,三分之二在杨西川村周边企业,这大大缓解了老年人的种地压力。

    宁津县天展健身器材有限公司的技术工人张乐明,现在每月工资近4000元,比之前在济南打工挣得还多。“除了挣钱多,现在还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家里有活也能帮上忙。”他说。

三、杨西川民风淳朴,邻里和睦,但精神文化生活较少。如何让新时代的农民在富了口袋之后富起脑袋,值得探讨。

    在走访中,我们了解到很多村民外出都不锁门,比如,焦玉珍、李俊霞、贾秀英等等。

    焦玉珍大娘72岁了,嫁到杨西川村已经50年了,她说:“庄里庄乡的,没人偷东西。”

    李俊霞今年44岁,丈夫、儿子都外出打工了,她告诉记者:“家里没人,邻里需要个啥,自己拿了,告诉一声,很快就还回来。”

    贾秀英的丈夫笑着“抱怨”:“我们家在苗圃里种了很多瓜果蔬菜,俺媳妇挨家挨户送,前几天收了一三轮车大葱,一路下来,就剩下几捆了。”

    听说村里来了市里的学员,很多村民送来地瓜、萝卜和花生。

    杨玉池说,村里已经多年没有发生刑事和治安案件,尊老爱幼、邻里团结、家庭和睦蔚然成风。

    同时,我们看到,晚饭过后,村里的老人有的散步,有的坐在路边聊天,有的闷在家里看电视,基本上没有文艺活动。

    目前,村里的广场即将竣工投用,我们建议村委会组织一些活动,比如,广场舞大赛。同时,我们也会协调有关部门开展文化下乡、图书下乡等活动,定期举办“儒学讲堂”,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我想,如何让新时代的农民在富了口袋之后富起脑袋,是值得探讨的一个大课题。

四、孩子们的教育问题尤其是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值得重视。

    目前,杨西川村没有幼儿园、小学,孩子们上学必须到镇上去。村民杨凤池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天接送孙女来回8趟,一趟10多里地,20分钟,必须一个专人盯着,再说现在大车太多,很不安全。”

    焦玉珍大娘说:“以前村里有小学,听到打铃,孩子们跑过去都来得及,后来并校给拆了,真不方便。”

    同时,村里还有部分“留守儿童”,他们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一年到头很少见到父母。

    10月22日下午,“三在”基地学员座谈时,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史成志指出,留守儿童将影响中国的未来。无论解决孩子们的上学问题还是“留守儿童”问题,他认为两区同建是良方。建设大社区,发展产业园,让农民家门口就业,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当然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此行中,我真切体会到了“接地气,增生气,养底气”的含义,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便沉淀多少真情,报道便有多么厚重。希望以后多开展这样的活动,我自己也会以此为契机,到一线,抓活鱼,真正做到转作风、改文风。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