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后”老师杨海文:灵活育学生 巧手制教具

    从1970年开始教授数学的杨海文出生于1951年,在讲台上一待就是41年,可以说得上是教学岗位上的“老人”了。然而对于教学方式方法,杨海文没有丝毫古板,甚至比许多年轻老师的教学理念都更加超前。他为了方便教学,亲手制作新式教具学具,在国内获得了许多奖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他注重对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们在思想上更加端正。
自制教具,反对“填鸭”
    对于教学,杨海文一直秉承着灵活的方式,“学习要活,教学也要活。”杨老师告诉记者。杨海文一直反对填鸭式教学,“把书本上的东西搬到考卷上,学生成了‘搬运工’这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要注意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杨海文眼中,创新的思维是一个人能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的,这比“搬运工”更为重要。
    杨海文不仅教学经验丰富,而且有一双灵巧的双手。他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对立体几何的学习比较吃力,除了在教学方法上改进外,他还专门制作了一套方便实用的教具学具,非常适合于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撰写专著,推崇德育
    学习重要,但是思想更重要。“首先起码的道德规范要明白,爱国守法、尊老爱幼这都是最基本的。”
    在杨海文眼中,不管学识如何,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要远远比一个学富五车但是品德低下的人要强很多。因为一个“高科技坏人”要远比普通的“坏人”更具危险性。
    如今杨海文已经退休在家,但是他依然非常热衷于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过去同为老师的妻子一起写作了《教育子女的艺术》以将自己教育方面的心得体会与众多家长分享。
    □实习生 满志旺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