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复兴有我·人物风采丨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吴长锋:逐梦科研勇登攀

逐梦科研勇登攀——记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吴长锋

吴长锋在做实验

与学生合影留念

□本报记者尹晓燕本报通讯员任清松

个人简介

吴长锋,1976年出生于临邑县德平镇大吴家庙村,现任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1998年本科毕业于山东轻工业学院(现更名为齐鲁工业大学),2004年获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物理学博士学位,2008年获美国克莱姆森大学化学博士学位,随后赴华盛顿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回国工作后,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深圳市孔雀团队项目资助,主要研究方向为光学分子探针和生物成像技术。发表SCI论文150余篇,引用量12000多次。

他身居象牙塔潜心学术研究,不断攀登科学的高峰,发表SCI论文150余篇,引用量12000多次;他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参与建设的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他35岁成为正教授,培养的多名博士研究生进入国内一流大学任教,被评为深圳市先进教育工作者。他就是临邑籍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吴长锋。

近日,吴长锋回乡省亲,与记者分享了他多年来的科研、教学历程。

恢复高考后,村里走出的第一位大学生

1976年,吴长锋出生在临邑县德平镇大吴家庙村,兄妹三人,他排行第二。父亲是退役军人、村党支部书记,全力支持孩子们读书。吴长锋自小很优秀,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那时,父母忙农活不会督促我们学习读书,但我明白,对农村的孩子而言,读书是唯一的出路。”吴长锋回忆道。

读到初中时,身边很多小伙伴选择了辍学打工,吴长锋却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临邑一中,当年他们学校考上这所高中的应届毕业生仅有两人。高中生活紧张而艰苦,全班男生吃住在一起,睡大通铺,“考上名牌大学”成了激励吴长锋努力学习的信念。

他的成绩始终保持在班级前一二名,还担任班长,高三获得了保送山东大学的机会。但怀有更高目标的吴长锋拒绝了这次保送,毅然参加了高考。很遗憾,高考成绩不理想让他与心仪的大学失之交臂,被调剂到山东轻工业学院(现更名为齐鲁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即便如此,他仍是恢复高考后村里走出的第一位大学生。

正是因为高考的遗憾,步入大学校门,吴长锋就下定决心继续攻读研究生。

“我学习的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开始很懵懂,不了解这个专业能干什么,但越学越觉得有意思,比如像现在制造飞机、高铁、芯片,材料都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吴长锋回忆,虽然这个专业比较冷门,但学习氛围很好,班里30多名学生有20名都考上了研究生,他宿舍的7名同学有4名后来成了大学教授。吴长锋也成功考取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硕士研究生,研究发光材料及应用。

不断深造拿下双博士学位

“材料科学研究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质功能、工业应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融物理学、化学、工程科学等学科于一体的研究领域,想要有所建树还需追本溯源。”吴长锋说,随着研究的深入,越发感觉到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

2001年,在导师的影响下,吴长锋进入中科院长春光机与物理研究所,攻读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待在实验室做实验成了生活常态。看似枯燥的科研生活,他却乐在其中。

“科研兴趣是首要的驱动力,这会超越其他外在的要求和激励。”他说,做实验时,不如意十有八九,做10次实验,很可能前9次都失败了,这就需要不断分析失败的原因,不断去思考。所以,自发的兴趣、乐观的心态和持久的努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正是凭借持久的努力,让他有了一项重要发现。实验过程中,吴长锋用电子显微镜偶然间发现了硅碳合金的一种超结构,是别的材料里没有的新物质,正是这项发现,导师和他撰写的论文发表在了世界著名的物理学顶级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成为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建所以来发表在该期刊的首篇论文。

此后8年,吴长锋赴美国深造,先是在美国克莱姆森大学物理系从事生物光学博士后研究,又获得了该校化学系化学博士学位,毕业后进入华盛顿大学化学系从事生物分析博士后研究。

参与承担多项国家重点项目

博士后期间,吴长锋的研究方向是把高亮度的聚合物荧光分子应用于生物细胞的标记和成像。这项工作并不容易,无数次的实验观察和失败,又在无数次归零后重新开始,让人迷惘和焦虑的过程数不胜数,像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

吴长锋说:“博士后第一年基本在做同一个实验,天天琢磨。那一年有点魔怔,有时候吃饭想起点什么,就马上跑去实验室,周末也在实验室待着。其实现在回想这个实验并不复杂,就是需要不断调整参数去试,需要摸清很多条件。生物医学工程的很多实验都是这样磨时间的工作,需要不断地给自己做心理建设,有一个强大而又乐观的心态。”正是靠着对科研的兴趣与执着,经过多年的积累,吴长锋课题组已经发表SCI论文150余篇,引用量12000多次。

2011年,始终心系祖国的吴长锋以正教授的身份入职母校——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担任博士生导师。

其间,他陆续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

入职南科大,引领更多学生攀登科学高峰

2016年,吴长锋迎来了人生的另一个转折点。当年,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刚刚创立,这所年轻且小而精的“双一流”大学独具魅力的教学科研体系,让吴长锋产生了浓厚兴趣。

“我从事生物光学研究,需要在生物医学工程系寻找志同道合的科研伙伴。作为新型研究型大学,南科大实施的独立PI(首席研究员)制度赋予了教授独立的科研方向和资源分配决策权,这些都是我所向往的。”2016年11月,吴长锋入职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负责教学的同时,带领团队做研究。

很快,吴长锋就带领团队拿到了深圳市支持力度最大的科研项目——深圳市孔雀团队项目,用于研究肿瘤靶向探针及诊疗技术。之后陆续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个科研课题。

“南科大有着很好的学术氛围,给了学生很大的自由度,本科新生入学一年后可以根据兴趣选择专业,保研率也保持在30%以上。今年我们系60名本科生中,有20多名到海外知名高校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吴长锋认为,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和求知欲远比传授知识更重要,他愿意做学生学术道路上的引路人。看到学生慢慢在学术上成长、取得建树,在各自的人生方向上坚定前进,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

吴长锋同样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他带领团队成立深圳市聚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逐步将科研成果应用于生物医学,如填补细胞免疫荧光标记行业空白的自动化免疫荧光标记系统及荧光探针开发技术等。

虽然深圳距离德州近2000公里,但每年吴长锋都会回来,看看家乡的变化,探望家中的亲人,他也更愿意把科研成果带回来。“近几年,临邑不断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希望将来能够有合作的机会,为家乡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吴长锋说。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