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帜独张 画出枣树精神——“枣树画家”袁丁

袁丁在认真作画

《枣乡红》

《墨池白鹅》

口述 画家 袁丁 整理 本报记者 芦瑞瑞

第十二届山东(乐陵)红枣暨健康食品产业博览会刚过去不久,本期《听见》特别关注了与乐陵关联颇深的“枣树画家”袁丁。

袁丁1961年出生,是书画大家孙其峰先生的入室弟子、德州市美协副主席。他曾在乐陵市委宣传部工作20年,做好本职工作之余,潜心书画,发挥特长,尤以枣乡枣树入画,独辟蹊径,填补空白,在高山林立的中国花鸟画领域站稳脚跟。他画出了枣树性格与精神:不争春、不斗艳、有傲骨、甘奉献,也画出了这片土地上如同枣树一般的人民。

9月上旬,乐陵美术馆开馆之际,我受邀与乐陵书画圈的同道们,对枣树画的学习创作进行了座谈交流,同时,画了一幅《枣乡红》相赠,祝贺美术馆开馆。聊起我的书画学习,应是“先书后画、书画双修”的路子,这无意中契合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以书入画、书画互为作用的正途。

转益多师,碑帖融合,书法有了自己的味道

小学三年级,学校有书法课,老师总会在我临摹的大仿作业上画两个圈,当着全班同学表扬我。

高一时,我们班有个同学带了一本草书字帖,笔走龙蛇,十分潇洒,我一下就着迷了。我向同学借,但他也是借的,舍不得转借。我说:“就借一晚上,明天早上还给你。”他才同意。回家后,我一夜没睡,把字帖原模原样抄了下来。

为了多了解书法,就寻找这方面的书看,那个年代书画类的书籍市面上很难买到,我就想尽办法联系出版社邮购,《历代书法文集》等一些书都是那时候看的。还买了很多书法类的杂志,上海《书法》杂志创刊号我至今还留着。

高中刚毕业,因为父亲工作调动,我们举家从德州市区搬到乐陵。进入乐陵后,看到一株株、一排排、一片片枣树,敏感地感受到这与众不同的枣乡风貌,可能那个时候画枣树的种子就埋在了我心里。

1982年底,我在《中国青年报》上看见刊登了青年书法作品的一个整版,眼睛直冒金光。当时的编者按大致写着,为弘扬传统文化,开设《书法园地》专栏,欢迎全国各地青年踊跃投稿。于是,我写了“良师益友”四个大字,还附上一封热情洋溢的书信,一并寄给编辑部。从此,一连几个月,都没再看见那个栏目,投稿作品石沉大海,慢慢也就淡忘了。

没想到,1983年5月,作品被第二期《书法园地》刊登了。紧接着,我陆续收到来自全国各地200多名读者的来信,同时也有机会与当时的高手名家互通书信,求教交流,受益颇深。

那段时间非常痴迷书法,打扫卫生时,挥舞着拖把在水泥地上写字。有一次因为过于沉醉,拖把一挥,把地上的暖壶打碎了。

我最初学习颜楷“大麻姑”,后来痴迷汉魏碑刻和颜真卿、米芾、王铎等诸家,十分喜欢那种高古强悍、浑厚拙朴的书风,因为转益多师,碑帖融合,十年不辍,不知不觉书法就有了自己的味道。作品经常入展、获奖,还被载入《全国青年书法篆刻作品选》《山东省书法篆刻作品选》等。

既然没有人画枣,不如我来尝尝鲜

中国书画讲究由技入道,能在这条路上走多远,取决于一个人的文化认知及综合修养,学能广博而又专精。1983年,我到德州师专中文系学习。

其间,结识了比我大19岁的美术系老师田瑞,我们亦师亦友,谈书论画,这自然让我又迷上了大写意花鸟画。因为有着不错的书法功底,几年的花鸟画学习也显示出了底气和优势。

1987年,我与田瑞老师一起去拜访书画大家孙其峰老先生。我带了十幅字、半幅画。孙老看完我的字说:“很有灵气。”看到半幅竹子画说:“这幅画没画完啊!”信手补上雀鸟、石头,最后题字“袁丁写竹,挥洒自如,殊有可观,其峰缀笔并题”。

临走时,正巧碰上孙老的学生霍春阳先生进门送宣纸。孙老示意裁一块纸,试试效果,特意写了一幅隶书送给我,还嘱咐:“你的画可以画,每年来两次,我给你看看。”这份厚爱和鼓励,让我受到很大鼓舞,也坚定了画好中国画的信心决心。

大学毕业后,我在乐陵市委宣传部工作了20年。参与了从第一届到后来20年的金丝小枣节(枣博会前身)。1991年,乐陵举办第三届金丝小枣节,我想到一个点子,向全国知名书画家征集题词贺画,收到100多幅作品,如今都珍藏在乐陵市档案馆。我和乐陵市领导还力邀书画大家启功先生为枣乡写了“枣王”二字。历史上乾隆赐匾的传说,有了最好注脚。

乐陵有着上千年的枣文化积淀,涉及栽培历史、民间传说、饮食文化、诗词歌赋等等,然而在历代画家的作品中几乎看不到枣树画的题材,在这次征集的名家作品中,也是如此。恰逢当时,我在梅兰竹菊等中国画传统题材中虽用功颇深,但无奈一座又一座大山横在眼前,比较迷茫。寻找一条能表达独特感受的自家之法,是我一直思考探索的。枣树有地域特色,又是前人没有挖掘过的题材,创作空间大,增加了我的乐趣。

既然没人画枣,不如我来尝尝鲜。

枝干造势,红枣取态,以叶融合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艺术源于生活的感动与人生感悟。

画枣树不是偶然的,最初吸引我的是冬天的枣林,尤其是那千年的老枣树,就像作家李存葆所描述的:“从千年老枣树那甲骨文、青铜器般的肌肤上,我感悟着时空的苍茫,领略着唐诗宋词的风韵。”枣树那苍古浑健、勃勃生机的生命韵律,既激发着我的追求,也给予了我追求的启示。

1992年冬天,我拜访孙老,向他请教,他对我以枣树为题的创作非常赞同,曾题“袁丁同学发古人之所未发,故能自成一格,不与人同也”。在画枣树画的过程中,他给予我许多鼓励与指点。

画枣树,没有画谱,这个“谱”需要自己谱写,不断地摸索。首先要向大自然学习,吃透枣树的生长规律、结构特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不断推敲、概括、提炼。

枝干是枣树的筋骨,也是灵魂,要以书入画、以金石入画,画老枣树,我常把它当成石头来画,也更具沧桑感和精神性;画红枣,从色彩、用笔到结构,都进行了不断尝试、调整;画叶的时候,注重水墨色彩、浓淡干湿的层次变化及韵律感。枝干造势,红枣取态,以叶融合。

枣子鲜润,枝干苍健,一苍一润,一刚一柔有机结合,逐步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画法。

书画带给我很多温暖和感动,总让我情不自禁提笔

画枣树,更重要的是画出枣树精神。

40多年来,我生活工作在枣乡,对枣树有一种天然的亲近和体悟。枣树在不同季节呈现出不同的美感:春天,不争不抢,是各种树木中最晚发芽的;夏天,悄然花开,花朵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秋天,果实累累,结出一树甘甜的红枣;冬天,峥嵘苍劲,迎风傲雪。不争春、不斗艳、有傲骨、甘奉献,这是我理解的枣树性格与精神。

中国画注重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传统题材的梅兰竹菊四君子,之所以千余年久画不衰,是因为它们自然品性的人格化,如气节、虚心等品质契合了人们的精神追求。

上大学时,中文系举办了一次征文比赛,我的文章还获了奖,题目就是《枣树性格》,没想到多年后我画的还是枣树。

1996年,我画过一幅枣树画,两株老枣树前后盘错交织,以气旺神凝的笔意入画,表现其傲骨、不屈的性格。画题“《枣树性格》,清晨我在枣乡的郊野散步,便想起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不是一般的重复,因为看见枣树的性格,总给人鼓舞”。内容、形式、诗情画意的融合,突出了作品主题,获得当年在上海举办的“鲁迅杯”书画印大展绘画类中唯一的一等奖。

2003年至2005年,我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学习期间,著名画家石齐先生正巧到乐陵采风,百里枣乡、千年枣树、万亩枣林,令他震撼,引发了他的创作激情。于是,有好友推荐先生跟我合作。我画枣树,石齐先生画了两位新疆女人、八只鸽子,题名《枣乡行》的丈二巨幅就这样诞生了。

石先生在日后来信中说:“你一方面干公务,另一方面干书画艺术,这是绝大多数画家所不能及的,你独创的红枣画法足见其闪光点,你的书法艺术同样美意无穷,希望发扬光大。”

枣树身上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我的画作常题:金丝情长、铁骨丹心、盛世金秋、千年奉献等。

一晃眼,我沉醉书画之中已有40多年,画枣树也有30多年了。当年埋在心底的那颗种子已经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如今,我已退休,可以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书画作品创作中。在写书法,画梅兰竹菊、枣树之外,我又画起了山水画,乐在其中,也颇有心得。多年来,书画是修为、是陪伴,带给我太多温暖、感动和快乐,总是让我情不自禁提笔。本版照片由记者 郭庆萍 摄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