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向阳:29年如一日,传播教育好声音

——记德州市实验小学新闻宣传工作室创始人高向阳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张祺媛

在德州市实验小学,有这样一位老师——走上讲台,他用美妙的歌声和生动的授课,带给学生美的熏陶、美的享受;走出教室,他背起相机,用镜头记录下学校的点点滴滴。他就是高向阳,从事音乐教学30余年,桃李满天下;负责校园宣传工作29年,作品曾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山东教育报》《德州晚报》等媒体多次刊发,用实际行动努力讲好德州教育故事,传播德州教育好声音。

音乐老师唱响“学校好声音”

1993年3月,年轻的高向阳接到一个新的工作任务——负责全校的宣传工作。作为一名音乐老师,亮起嗓子唱歌,这是他的特长,但是要唱好“学校的好声音”,这对于从未搞过宣传工作的高向阳来说,的确有压力。

但天生乐观开朗的性格,让高向阳很快就战胜了压力。在与其他通讯员的交流中,有这样一句话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不论是单位还是企业,固然需要真拼实干,但如果宣传工作不到位,也只是‘才美不外现’。”也就是从那时起,高向阳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重任,为了让自己的事业更进一步,他勇敢地挑起了这份重担。

于是,他背起相机包,揣着采访本,奔走在校园里寻找闪光点。有多少个夜晚,当其他老师已经下班时,他还在办公室里写着新闻稿,剪裁着照片,直到自己完全满意后再投稿给媒体。起初,投稿屡屡碰壁,犹如石沉大海,没有了音讯。

直到1994年2月25日这一天,他采写的《学生寒假路口执勤上岗》一稿,被《德州市报》采用。虽然那篇稿件不足100字,但他永远记的那一天:拿着散发着墨香的报纸,他逢人就说,“你看看,我的稿子见报了!”高向阳的父亲形容当时的他:简直就是“奔走相告”,高兴坏了!

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一边研究、一边积累,成为高向阳的工作常态。为了把教育成绩报道出去,让社会上更多人了解学校、了解教育,高向阳跟着身边老师和领导学,跟同行学,跟媒体学。星光不负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29年的宣传岁月,锤炼出了他堪比媒体记者般敏锐的新闻意识、出色的拍摄写作能力,也锻造出了高向阳个人的宣传品牌。

13本剪报册,记录教育故事

29年来,高向阳被媒体采用的新闻照片和稿件多达上万件,他把登报的稿子裁剪下来,整理成一本本剪报册,如今已有13本。

翻开高向阳的一本本剪报册,不时看到学生纯真的眼睛、老师认真的表情、师生幸福的笑容,感受到的不只是他奋斗的青春岁月,还有德州市实验小学的发展变迁,更是德州教育的奋进写实。

翻阅着剪报册,高向阳说自己最 开心的就是看见文章后面写着的“本报通讯员高向阳”,那一刻感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他的照片和稿件还被收集进校史杂志,被家长珍藏,成为学校珍贵的教育资料和学生独一无二的成长记忆,赢得了学校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德州市实验小学校长于莉说:“他对工作的热情和敬业,也使得他不断超越自己。”同事张志英老师说:“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天里扫雪的照片,高老师也能把照片拍得很‘暖’。”学生家长说:“通过高老师的照片,我们也能更好地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

为了表彰高向阳数十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也为了鼓励更多年轻教师向高向阳看齐,去年4月,德州市实验小学挂牌正式成立高向阳新闻宣传工作室,在他的带领下,培养出一支优秀的宣传队伍,为学校和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