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葆国:文人风骨 赤子情怀

个人简介

李葆国,字塬村,1952年生,武城县人,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学术部副主任。生于教育世家,师承王国维弟子高梦霖,刘永济、姚雪垠弟子文自成。曾任中学语文教师、辽宁大石桥市农资公司党支部书记兼总经理、大石桥市供销社副主任,历任辽宁大石桥诗词学会副会长、营口诗词学会副秘书长、北京诗词学会副会长,兼任中华诗词高研班导师。著有《石桥轩吟稿》两辑,参与研制起草国家语言文字规范《中华通韵》。

初见李葆国老师,他在武城老家陪95岁高龄母亲过年尚未返京。进门寒暄时,客厅墙上很有年代感的石英钟吸引了记者注意——钟面是长方形,左边是表盘,右边是贝壳组成的帆船,中间一行鎏金字“赠给优秀教育世家”,落款为“山东省教育委员会、山东省教育工会,1992年6月”。

“我们家4代人出了27位教师,尤其是民国时期,祖辈在全省教育界很有影响。”身为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学术部副主任,李葆国诗名远播,却谦逊表示:“我这点成绩不算什么,希望你多写一下他们的故事,算得上是有价值的地方史志资料。”

这个上午,李葆国将家族故事和诗词创作心路历程向记者娓娓道来。

诗书传家绘就精神底色

李葆国的案头,常年放着一本《听春雨楼诗文集》,这是其祖父李鸿庥、伯祖父李鸿渐、父亲李尚中两代三人作品之合集,记录着清末至今的世事沉浮,也记录着传承于家族的赤子情怀。

李鸿庥先生是清末贡生,1910年毕业于济南优级师范学堂,与著名教育家王祝晨、于明信为同窗好友。他一生专注教育,曾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第三师范学校、第三中学任教务长、校长,是济南最大私立学校正谊中学的捐款办校人之一,并捐资参与建立了山东省教育图书社。“七七”事变后,日寇侵占济南,民族危亡之际,老先生傲然铮骨、慷慨陈词,拒绝日伪请他出任山东省教育厅长的利诱,毅然回乡执教私学,翌年担任恩县抗日文化补习学校校长,培养出很多抗日军政干部。后又自学中医,悬壶乡里,医德医风在十里八乡广为传颂。

李鸿渐先生同样毕业于济南优级师范学堂,历任山东省立第五中学教务长、第一中学校长、省财政厅佥事、省临时议员等职,经常在《大公报》《大民主报》发表评论,针砭时弊、激浊扬清。1935年因不满时局,愤然辞职回籍,设帐执教。

李尚中先生16岁就秉承家训走上讲台,对教育事业无比忠诚,对学生分外关爱。曾有一个男孩父母双亡后跟哥嫂生活,家境贫寒以至辍学,李尚中发现后反复登门劝学,做通其哥嫂工作后,将男孩带在身边生活,吃住全管,最终改变了他的命运。工作之余李尚中喜欢文学创作,所见点滴、涉笔成趣,不事雕琢、我写我心,真实记载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尽情歌颂党和人民。

祖辈携手叱咤山东教坛、勇做教育救国先驱的事迹,和父辈勤奋躬耕、忠于事业的秉性,都深深影响着李葆国成长,绘就了他的精神底色。

经历坎坷不坠青云之志

李葆国从小就勤学善思、热爱文学。他依然记得,六七岁时,爷爷常常让他背诵古诗,觉得满意便会奖励糖瓜。本打算长大后和家中长辈那样教书育人,然而命运却指引了一条更为坎坷的路。

1967年,李葆国初中毕业,因“文革”无学可上,又因祖辈长年在外,家中土地租给别人耕种,土改时被划为地主成分,招工、参军两条路也被堵死。不得已,他一边干农活,一边学木匠活,为的是有个吃饭的手艺。

李葆国的大伯李恺中曾在山东大学任教,后到东北支援教育建设,一家人在营口定居。1971年,他背起木匠工具箱和铺盖卷坐上北上的列车,经堂兄介绍在营口县(今营口市大石桥市)水稻良种场找了份木匠的工作。

农场是国营的,李葆国总算过上了稳定日子,干活之余,他把所有时间用来学习读书,也时常写一些文章,“我相信自己不会干一辈子木匠,前方一定有机遇。”

机遇在5年后出现。1976年,农场学校要办初中班,但苦于没师资,他立即毛遂自荐报考初中语文教师。刚开始农场领导心里犯嘀咕:一个小木匠能教得了书?但看了他写的文章,又试听过一节课后,当天就拍了板。

身为教师,李葆国获得去营口师范专科学校和教育学院学习进修的机会。作为沿海城市,当时的营口人才聚集,小小的营口教育学院就有诸多名师任教,包括王国维的弟子高梦霖,刘永济、姚雪垠的弟子文自成等。

这两段学习经历,彻底改变了李葆国的人生方向,不仅帮助他于1985年完成从“临时工”到“体制内”的跨越,更是将文化积淀、创作能力提升到新的水准。

耳顺之年迎来创作高峰

1983年,李葆国到山东参加培训时创作了古体诗两首,回来后参加了营口县的一场创作比赛,不曾想一举拿下一等奖,让当地诗坛为之一振,之后营口诗词学会吸纳他为副秘书长。

那些年,李葆国工作频繁调动,先后担任营口县水稻良种场办公室主任、大石桥市农资公司党支部书记兼总经理、大石桥市供销社副主任等职。当时正好赶上供销系统改革时期,每天的工作繁杂且棘手,诗歌创作也因此进入“休眠期”。

忙碌间一晃就是20多年。2006年底,时任中华诗词学会代会长的郑伯农在营口开会时,偶然在一家书画装裱店看到一组很见功力的作品,一打听出自名不见经传的李葆国之手,于是亲自打来电话,邀其到中华诗词学会工作。面对把爱好当成工作的机会,次年就要“离岗内退”的李葆国没有犹豫。

在中华诗词学会学术部任职的十多年,李葆国迸发出惊人能量,参与编辑《吟苑英华》《中华诗词文库》《中华诗词存稿》等诗词丛书共计200余本,参与组织全国诗词研讨会、各类全国诗词大赛。

编辑诗集绝非易事,既得让作品更出彩,还要让原作者认可,这需要极高的文字功底,更需要大量精力。为了一个词、一个字、一个韵脚,李葆国常常通宵达旦。家人说:“你悠着点”,他却不以为然:“做喜欢的事就不会觉得累。”

工作之余,李葆国游览了祖国名山大川,写出大量诗词佳作,仅因长城而兴发的诗作就有近百首,逐渐形成苍凉厚重的风格,在诗词界以擅长怀古诗著称,有“当代七律长城”之誉。

激扬文字尽显家国情怀

李葆国说,悲悯之心、家国情怀是文艺工作者的立身处世之根与人格魅力之本——从“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从“人生自古谁无死”到“我自横刀向天笑”,一代代文人志士,以激昂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激动人心的词句,激励着人们,塑造了诗词的风骨,也铸就了民族的脊梁。

翻开李葆国的作品,悲悯之心、家国情怀跃然纸上,字字句句都在歌颂祖国、歌颂人民、歌颂真善美。

跌宕峰峦一剑裁,雄关飞渡塞云开。

九重谁筑连城垒,千古几多匡世才?

但使秋风染双鬓,不教征骨没荒莱。

苍山遥望霜红处,故戚将军布箭台。

站在慕田峪长城上,望着雄关城墙,葆国豪情万千,写下这首《秋登慕田峪》,用苍凉的笔调讴歌戚继光率众杀敌的坚强意志,歌颂大无畏的民族气概与英雄精神。

年年国耻祭,回首恨犹重。青史翻尘痛,旌旗带血红。贫寒悲志短,散漫恨人穷。莫教英雄骨,空敲今日钟。“九. 一八”,国人永不会忘怀的国耻日,李葆国听着低沉凄厉的防空警报在空中鸣响,紧握着拳头创作一首《九一八感怀》,字字泣血、令人警醒。

麦浪连天绿到门,重楼无忘武城恩。

漳南王气几无在,海右弦歌韵犹存。

田亩半忧储仓廪,人家每虑教儿孙。

秭归声里桑榆早,煊饼炉前古贝春。

离开家乡虽有50载,养育之恩却不能忘怀。家乡的一草一木、历史典故、美食美景,每每在午夜潜入脑海。这首《登弦歌台》是李葆国写给家乡的“情诗”,游子情怀感人肺腑。

在李葆国看来,悲悯之心、家国情怀根植于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亦离不开文人志士的慎独自律。令人痛心的是,随着物质生活日渐丰富,有些人的精神生活却变得空虚,因此我们应该学会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

近些年,以《中华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为代表的电视节目,用创新的形式激发了国人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对此,李葆国深感振奋,他也用实际行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多年的理论研讨和诗词大赛中,他坚持中华诗词温柔敦厚的主流特点,坚持“法眼、铁面、公心”,引领求正容变、唯美向善的主流导向。

2015年11月,李葆国作为研制课题组成员之一,承担了教育部、国家语委委托研制中华诗词新韵的课题,2019年8月,《中华通韵》通过终审认证,并于当年11月1日颁布试行。薄薄的24页纸,却花费了课题组4年的精力,过程包括研究论证、教学创作实验、吸收高校研究成果、征求专家及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等,作为执笔人的李葆国更是付出了大量心血与汗水。

“在诗词教育中有种怪现象,孩子们学了很多诗,背了很多诗,却不会写诗,很重要的原因是不懂平仄格律和押韵。”李葆国告诉记者,《中华通韵》以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为依据,以音韵学理论和诗词创作实践为基础,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普通话语音体系和国家通用简化字规范为基础的韵书,有利于诗词教学和诗词创作。

如今,李葆国年近古稀,但体格硬朗,说话中气十足,他活跃在诗词创作、研究的第一线,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断奉献光和热,也传承着教育世家的文化底蕴与赤子情怀。

□本报记者张晓航本报通讯员王淑芬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