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初心犹在——一名七十年代“土记者”的回忆

  现在已是互联网时代,医保异地结算,身份证异地补办、新闻稿件网上修改、网上传递,这在七十年代是连做梦也不敢想的事。
  我是1972年到临邑县双丰公社做通讯报道工作的。当时写稿是发现典型事例、深入实地采访、领导审阅、最后定稿。定稿后首先送两个单位,一是县广播站,二是县委报道组。当时咱县没有电视、没有报纸,县广播站是唯一的宣传媒体。各公社都有广播放大站、村村通广播、户户有喇叭,一天三次按时播音,中央及各级的重要新闻、县委的重要会议、重要决策、都是经县广播站宣传播出,在全县宣传的份量很重、效果很好,把稿件送广播站,用稿快、用稿率高,今天送的稿子、明天一早就能听到声音了,公社领导和干部群众都很关注。去广播站送稿,广播站的领导都很欢迎支持,经常是领导亲自接待,还赠送稿纸,虽然没有稿酬,但通讯员还是将稿件踊跃送到广播站。
  七十年代初,上上下下对通讯报道工作特别重视,各级经常召开两杆子会议,即“枪杆子”、“笔杆子”,夺取政权靠两杆子,巩固政权也靠两杆子”。县委、公社党委都设通讯报道组,有专门的办公室,有专业的人员,有具体的分管领导,具体研究领导全县的通讯报道工作,各大队都有通讯员。那时通讯员写的稿件,认为有价值的,可第一时间送到县委报道组,不用提前联系随时都有人值班。县委报道组的领导阅稿后,有的有“价值“,盖县委宣传组公章,寄发上级有关新闻媒体,有的帮助修改,有的提出修改意见。有时媒体需要,还要赶紧去送稿。说起送稿还有一个小插曲,有一年春天,我写了篇双丰公社发动群众大搞春季植树造林的稿件,县委报道组的同志看后说:“《大众日报》正需要这样的稿件,因时间关系要迅速送去。”我和县委宣传组的许新耀老师一起去的。当时已是初春,济南市民已换上春装,我还是穿着过冬的大棉裤、大棉袄。报社通联室接待我们的是一位姓贺的同志,他还认为我是一块去查病的呢。许老师忙介绍说:“他是我县的农民通讯员,这个稿件就是他写的。”因为第一次送稿,弄得很不好意思,还好,稿件很快见报,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七十年代,县委报道组经常举办全县通讯员学习班,请报社电台的同志做报告,组织授课,组织集体采访、集体改稿、评稿、年终召开通讯报道工作总结表彰会议,临邑的通讯报道工作红红火火,在德州地区名列前茅。有一年县委书记许志玉的文章在《人民日报》发表,田口公社通讯员董学福写的领导干部转变作风的报道,在《大众日报》头版头条刊登,在全县引起轰动。同时全县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通讯员队伍。就我熟悉的咱县原农办副主任、棉办主任方志江同志来说,他是孙庵公社的通讯员,他写的稿子在《大众日报》农村版见报率很高,他在大众日报社已是临邑的名片。在教育厅工作的赵德英同志是双丰公社的通讯员,她总结的张牧羊民兵连的工作经验,在《解放军报》、《山东民兵》发表。在省文联工作的尹世林同志是孙庵公社的通讯员,在省工商联工作的栾文通同志是营子公社的通讯员,他们编写的临邑民兵在抗战时期的战斗故事,被省级以上刊物多次发表。《大众日报》德州记者站站长佟化文同志是营子公社的通讯员,咱县宣传部的李新平同志是赵家公社通讯员,他俩都是“写稿狂人”、“拼命三郎”。
  写稿是一项苦差事,七十年代更苦。那时没有摩托车、电动车,活动全靠自行车,县委报道组带领到德平碱李采访,来回二百多里路,都是骑自行车。稿子定稿后抄写也是硬任务,没有打印机、复印机都用圆珠笔复写纸抄写,一次4-5份,时间长了,食指都磨出茧子。公社机关照明,是自己发电,晚上十点钟停电,往往是提前装满煤油、擦亮“泡子”准备夜战,熬夜写东西已成常态。那时工资很低,工作量很大,但很充实也不觉累,特别是写的稿件被新闻单位采用,如同注射了兴奋剂,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
  写稿这是一门技能,领导都喜欢会写稿脾气好的同志。特别是农民的孩子,没根子、没门子、没票子,要靠努力写稿子。建议年轻的同志少玩点手机 、少一点应酬、多读书、多看报、多积累素材、多写点东西。对你一生是大有益处的。 口述人:李修河 整理人:刘富强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